竟稱得上可惜了。

所以在顧瑟問他,是想要跟著她的父親、新任刺史顧九識去往梁州,謀個正經的官身,還是跟著她回京中,繼續為她做事的時候。

他想也沒想,就決定跟著顧瑟回京。

良臣擇主而棲。

顧九識固然前途無量,但他本身就是天下名士,身邊什麼樣的幕僚、屬官沒有。

顧瑟就不同。

這個女孩兒,注定不會泯然眾人。

但她至少在未出嫁前,很多事都不能親自去做,京中又比開原更複雜、限製更多,她在開原是主官之女,在京中卻隻是清流女兒,兩下裏相較,正是事情更多、局限也更多的尷尬時節。

顧瑟不是寡恩之主,他又有這些年的情分。

為顧瑟解了這幾年的燃眉之憂,顧瑟又豈會薄待了他!

第46章

齊元達心裏轉著念頭, 穩穩地坐在那裏。

沒過多久, 那個方才帶人運送東西的丫鬟就走了進來, 歉意地對他微笑:“齊先生!勞您在這裏候了這許久,實在是失禮。姑娘聽見您來了,十分的高興,請您往書房裏去說話。”

齊元達彬彬有禮地站起了身, 道:“聞藤姑娘,勞煩了。”

聞藤行了個禮,就引著他向內去。

因為顧瑟常常跟著顧九識讀書、交遊,顧九識就在自己書房的廂房裏,為她辟了一處獨立的小書房。

顧瑟挽著整整齊齊的雙鬟,穿了件水紅色的綾子衫,月白的挑線裙, 站在書房的大案後麵寫著字。

看見齊元達進來,笑著道了聲“坐”, 就放了筆,在窗下的青花大盆裏盥了手。

她用的是上造的瓷青紙, 金墨書寫,一筆細膩的簪花小楷,骨肉勻停、溫存靈動,齊元達眼睛一落上去, 就忍不住讚了一聲“好字”。

他道:“府上有尊長崇釋道?”

顧瑟含笑搖搖頭,道:“是另一位長輩。”

她沒有細說,齊元達也知機地沒有追問, 而是道:“姑娘,我今日聽到了一個消息,不知道是不是府上的安排。”

他神情端正,但有些猶豫,似乎再三考量,顧瑟便也肅了容色,靜聲道:“願聞其詳。”

齊元達微微斟酌了片刻,道:“在律州岱興為司馬,姓顧表字雅言的,是不是府上的三爺?”

雅言是顧九章的表字。

顧瑟頷首道:“不錯。”

齊元達麵上就露出一個有些古怪的,欲言又止的表情。

但他隻是短暫的遲疑,隨即便道:“那姑娘可知,顧三爺前些年納過一位良家妾?”

顧瑟笑道:“此事我也知曉,聽聞是三嬸嬸主動為三叔所納。”

她到底是閨閣女兒,對這個話題隻是點到即止,又笑著問道:“齊先生今日怎麼關心起後宅之事?不像您的行事。”

齊元達坦然道:“為姑娘效命,什麼事於姑娘要有幹礙,都少不得關心一二。”

顧瑟笑吟吟地點了點頭。

被顧瑟打趣了一句,原本不大好開口的話題反而容易說了出來,齊元達就道:“姑娘,三爺房中這位妾室,極有可能是戴永勝戴公的侄女!”

他口中的戴公戴永勝,是慶和帝宮中的大太監。

慶和帝身邊四個大內監,戴永勝因為去勢入宮之前是讀書人家出身,為慶和帝所喜,常在上書房行走,地位頗為微妙。

顧瑟不意他會帶來這樣一個消息。

她微微抿起了唇,注視著齊元達。

齊元達道:“我有一位故友,如今在岱興樵居。收到消息之後,我就寄信與他,請他幫我在鄉中打探此事……戴公的兄弟姊妹都已經不在,這位侄女如今已經是戴公五服內唯一的血親在世,其父過世之後,隨著母親輾轉改嫁,後來依附母親與如今的繼父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