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更多TXT小說請訪問 http://
<馴魔記>
猜心
周也玉
聰明的人,喜歡猜心;每次都猜對了,卻失去自己的心。
傻氣的人,喜歡給心;每次都被笑,卻得到了別人的心。
這是我在一位網友的簽名檔上看到的一段文字,我為它深深的著迷,仿佛內心糾纏許久的死結被打開了。
在愛情路上,大部分的男女喜歡猜心,猜對方難以捉摸的心思,猜對方不在身邊時的行蹤,猜對方愛你有多深。
猜心猜久了,變了質,成了猜忌;愛人之間有了猜疑,就難以信任對方,縱使明白“信任”在愛情規則上有多重要,猜心的當口都會忘光光,很多問題和爭執就在此時萌芽。
喜歡給心的男女不猜心,因為他(她)隻懂得付出,不會要求回報,在沒有期待回報的情況下,當喜歡的人一個肯定的眼神,他(她)就可以快樂三天三夜,然後更珍惜對方。
也許是笨,但還有另一種說法——癡。
我想當個傻氣的人,但往往會有掙紮和情緒失控的時候,再回頭看看這一段文字,就會感到慚愧。
現在聰明的男男女女好多,所以很多人在愛情路上走得坎坷,卻不知道為什麼,或許能在這段文字中找到一個小小的答案,也可以給自己傷痕累累的心找到暫時依靠的喘歇之地。
祝福天下有情人能愛得快樂,愛得幸福!
第一章
- 明朝末年,宦官猖厥,權臣專政,朝綱不振,吏治敗壞,社會階級之分壁壘分明,達官顯貴在紛亂的社會中漸漸形成一股不可搖撼的勢力。
腐敗官吏、地方惡霸、輕浮無品的八股文人,將明末的社會帶往墮落頹廢的窮途末路。
達者不力圖振作改善、士人隻懂四書五經不懂權變,於是達者愈霸、窮者愈卑。
風氣一旦形成,欲力挽狂瀾者愈少,無人敢挑戰嚴重的社會歧視,無人有膽量與朝廷作對,眼見流寇四竄、海盜自立為王,人人隻能噤聲不語,默默守住個人的一片小小天地,飯多吃、話少說的消極麵對,總以為如此便能逃過仕紳達人的玩弄欺陵,然而事與願違,受到壓迫、吃悶虧的總是小老百姓,坐享利益的卻是的有錢大爺。
這種備受欺陵無處申冤的苦日子,窮苦的百姓皆不敢妄想有所改變,這世上沒有人有能耐、有膽識敢公然對上這股龐大的惡勢力。
偏偏一年前有個不怕死、專門向惡勢力挑戰的奇人出現,他身無長物,孑然一身,唯獨一把看似不起眼的七弦琴須臾不離身。
據聞這把由黃布覆裹的七弦琴大有來頭。
古往今來,琴之曆史悠遠流長,傳說琴乃伏羲以根植險峻之山、泉水環繞、環境幽僻的梧桐木所製,琴聲清絕恬靜、高尚風雅,故名為“龍吟”;而後還有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李勉的“韻磬”、白居易的“玉磬”等。
這位奇人所持之琴,便是楚莊王之時被保存下來的“繞梁”,說它是把千古名琴實不為過。
手持這把千古妙琴,這名奇人走遍江南之地,並在沿途行俠仗義,用雅致清幽的絲弦妙韻感化惡霸,使貪官汙吏汗顏,壓榨老百姓的惡行亦改善許多。
奇人所到之地,無不留下佳話,連三歲孩童都知道此人的名號,世人封其為“琴醫聖手”,因為此人正是以琴韻為醫人醫心的妙具呀!
不出一年,大江南北已是無人不知琴醫聖手的傳奇佳話了,江南甚至傳出,隻要平生聽過琴聲聖手彈出一音,包準百年之後登上西方仙境。此話一出,有病無病者皆殷殷期盼著琴醫聖手駕臨,寧可散盡家財,隻求聞得一音。
???
北京城,全國首善之區,街道景象繁榮,喧嘩聲不絕於耳。
鳳翔客棧門庭若市,客人絡繹不絕,小二穿梭其間,不時耳聞“琴醫聖手”的偉大事跡,他的心裏不斷想著,何時才能把這名貴客給盼來?好替他嚴苛摳門的掌櫃把把脈呢?
“上個月我那住在江浙一帶的表姨來我家做客,一腳還踩在外頭便聽她扯著破鑼嗓子說什麼……什麼她見過‘琴醫聖手’了,我心兒個悄想著:這表姨愛炫耀、愛說大話的性子怎還不改?這‘琴醫聖手’怎是想見就見得著的?當時我打心眼裏斷定她又扯大話了,”那口沫橫飛的客倌停頓下來喝了口茶,同桌的兩名客倌驚訝地聽著,不斷催他往下說,於是他又開口,“可不是嗎?我那表姨又不是什麼大人物,能吸引‘琴醫聖手’嗎?怎料她竟是與我表姨丈相依相偎地進門來呢!”他一雙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當時的驚訝可不隻如此。
“這又如何?夫妻倆豈有不互相扶持之理?”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嘛!
“這你們就有所不知了,我表姨和表姨丈可是出了名的潑婦奸夫,相看一眼都不屑,又怎會相依偎?這其中不有古怪嗎?”
同桌客人沉吟了會兒,“是有那麼丁點古怪。”
“原來是‘琴醫聖手’醫好了我表姨丈的桃花病,醫好了我表姨潑婦的性情,這會兒我可不得不信真是高人所為呀!”他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