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八九是皇後在太後麵前下了眼藥。福倫夫人勸她在晴兒身上想辦法,太後最疼晴兒,有她敲邊鼓,事半功倍。再說能把晴兒拉過來,對自家兒子鼻孔君也有好處。

於是宮裏的令妃有事沒事就拉著晴兒聊天,宮外的福家跟愉親王府打得火熱。

晴兒先以為令妃隻是想討太後喜歡,出於禮節,還敷衍了幾次,到聽進宮請安的繼母拚命說福家、令妃的好話,心底雪亮:把我當什麼人了?福家往上爬的梯子?紫薇沒娶到,就打了我的主意?我晴兒也是堂堂正正的皇後養女、和碩公主,需要自輕自賤給人做替補?

(二)

乾隆二十六年的選秀很快塵埃落定,又一位正白旗索綽羅氏的姑娘被選入了叉燒五的景陽宮,同時中選的,還有三年前就內定為嫡福晉的鑲紅旗西林覺羅氏,但因母喪,需兩年後才能過門。抱孫心切的乾隆大筆一揮,準了索綽羅氏先進門。

應該說,老龍對自己最器重的兒子的兒媳,是挑了又挑,兩位姑娘相貌都是中上,最重要的是,絕對的知書達理,標準的賢內助類型。

隻是,他就沒想過,叉燒五好的,根本就不是這一口,之前已經鬱悶死了一個索綽羅氏,會不會再鬱悶死一個,有待觀察。據說接到女兒被指婚給了叉燒五的旨意後,正白旗索綽羅氏上下沒有半點喜氣,而索綽羅氏的親母與伯母則關上門來抱頭痛哭。

西林覺羅氏那邊還算鎮定,到底隔得遠,前麵一個索綽羅氏的早亡隻是聽傳言,詳情語焉不明,而鄂爾泰一族屬於悶不吭聲老實做事的那種,不太願意打聽這類宮中的八卦,當然,鄂爾泰的次子因為在兵部辦差,與富察氏李榮保一係倒是交情不錯,聽傅恒說這是皇帝對西林覺羅氏的恩遇,既然是皇恩,那就低著頭接吧!

然後就是紫薇的婚事。當然,因為她的孝期還有一年,現在隻是送過小定,慢慢準備嫁妝——畢竟是十九歲的大姑娘,再不定下來就成老姑娘了。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沒過完,乾隆又開始了第三次南巡。皇後因為要照顧十五阿哥,兼之準備紫薇的嫁妝,另外下嫁福隆安的和嘉公主有了身孕,純貴妃臨死將這個女兒托付了她,於是與乾隆同去的,除太後晴兒,就隻令妃慶妃豫嬪,嬪以下的低級妃子一個也沒帶。

隨行的還有幾個皇子,叉燒五自然名列其中,隻是他的側福晉小索綽羅氏進門沒多久就有了身孕,故而不曾同行。

雖然一般而言,這麼拆散新婚的小夫妻未免不厚道,但以叉燒五一貫為人來看,懷孕之後的小索綽羅氏還是離得遠一點為好,她的親姐姐就是懷孕後,先是聽說丈夫“一箭射下個格格”動了胎氣不幸早產,孩子沒撐過滿月就夭折了,經曆喪子之痛又發現丈夫跟這個“格格”關係不清不楚的,驚怒之下香消玉殞。

雖然後來知道這個“格格”不是真的,但大索綽羅氏的一條命已經再也回不來了。所以小索綽羅氏得知自己不必同行,跪謝之情絕對發自真心。

勘察完清江水利後,便是所謂“休閑”時間。慶妃陸氏老家便在淮陰,她自打乾隆初年選入宮做貴人始,近三十年不曾見過娘家人,乾隆因她這些年小心侍奉,絕無紕漏,故而此次南巡恩準她在行宮別院麵見生母。這一見,便錯過了海寧陳家知畫小姐的表演。隻是日後說起來,同行的豫嬪隻會抱怨為什麼自己娘家科爾沁部怎麼不來個人。

隨行的三位妃嬪,就是最年輕的豫嬪博爾濟吉特氏都有三十四歲了,令妃三十六歲,慶妃四十五歲,比起年方十七的知畫小姐,已經悲催地跨入的“大媽”的行列。當然,宮中嬪妃,一般駐顏有道,三位妃子從麵上看去,總算沒超過一百歲,然後安瀾園獻藝的時候,又少了個慶妃,一下子減去了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