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宮裏幾十年算是白熬了!
那拉皇後眼圈紅紅,麵帶悲戚之色,但仍舊端莊,下手的穎貴妃低著頭看不清臉。等到令妃時,她的眼睛已經哭得跟核桃似地,臉上已幹的、未幹的眼淚縱橫交錯,不知道已經流了多少眼淚,可惜的是還沒等她咧開嘴喊上兩句,後麵的順妃鈕祜祿氏倒是一頭撲在靈堂上,嚎啕大哭道:“老祖宗!!!”
接著就開始頓足捶胸地曆數皇太後對她這個本家侄女兒的教誨、關懷,連已經沒了的十八阿哥都讓她拿出來說事兒,後麵跪著的芳嬪陳氏也抱著才兩歲的十一格格一起吊嗓子:“老祖宗,您都說了要親眼看著十一格格出嫁,怎麼就這樣走了啊~~~~”
這兩人哭得極其有組織、有紀律,一個嗓子不行了,另一個立馬提高調門,換著歇一歇,而且互相作和,無論怎麼聽都是和聲,所以就算哭了幾個時辰了,聲音也沒弱下去半分。
等乾隆帶著後輩們守靈時,正好是令妃、順妃、芳嬪的二重唱加花腔女高音最□的時候。和碩和恪公主聽了這哭聲,嘴角歪了歪,然後狠狠掐了掐自己的手背:哭吧哭吧~此時不哭,更待何時?
她跪在和寧公主身後,隻聽見前麵一陣騷動,有太監喊道:“順妃娘娘暈倒了!”公主們忍不住交頭接耳一番:順妃是太後的本家侄女,哭得傷心一點,倒不枉了太後平日對她擔那麼多心。
令妃氣得咬牙:這暈倒出風頭的機會都讓順妃給搶了!要命的是又不能說她是裝的!誰不知道順妃生十八阿哥差點沒命,現在也一直病病歪歪的。
大家七手八腳將順妃抬走,那知十一格格也大哭起來,奶媽怎麼哄都哄不住,芳嬪一頭哭一頭抱過女兒,乾隆看著母女二人哭得這麼淒淒慘慘的,當下吩咐道:“叫芳嬪回去照顧十一格格,孩子要緊,這是朕的意思,想來老佛爺生前最疼這個孫女,想來也不願讓十一格格哭病。”
容妃是唯一一個沒哭的,隻見她虔誠地跪著,雙手交叉胸`前,口裏在嘀咕著什麼,乾隆會幾句回語,聽懂了她念得是《古蘭經》,想必是為太後往生極樂祈禱,雖說太後生前並不信這個,估計也去不了她們伊斯蘭教的“天堂”,但有這份心,容妃也算不錯了。
身邊的太監總管低聲稟報皇帝:該傳膳了。
乾隆吃力地起身,隻覺的兩條腿都不是自己的:到底也是年近古稀的人,不服老是不行了。皇後連忙過來攙扶,腳下也踉蹌了一下,唔……那拉氏比自己小七歲,今年也有六十了,一轉眼,都是老夫老妻了。
帝後相攜,蹣跚地入側殿休息片刻,早有太監排布上菜,沒半點葷腥,都是素菜齋菜,味道卻十分可口。乾隆吃了幾口,道:“這不是禦膳房做的吧?”
皇後解釋道:“這些菜譜都是和恪孝敬的,臣妾坤寧宮的小廚房做了送來的。雖說守孝不得吃葷,到底皇上身子骨不比年輕時候,禦膳房的素菜都是清湯寡水的……怕皇上身子受不得。”
乾隆長歎一聲,想到母親臨終前幾日去慈寧宮請安時的情景。
太後過年就身體不太好,也不是大病,就是精神不好,飯量也小。這天卻格外拉著乾隆說話,連皇後都被她趕著去照顧和靜遺下的小世子去了。乾隆隱隱有一種母親要交代遺言的感覺,哪知太後倒也沒說什麼要緊事,隻是一再囑咐兒子要保重身體,說自己一輩子該享的福都享了,再無遺憾,到了九泉之下見了先帝,問心無愧雲雲。
再想想今天靈前自己哭得頭暈腦脹,底下妃子們也有樣學樣,虧得皇後一力支持調度,才算齊整沒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