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王家衛自己就受不住了,偷偷躲在被窩裡哭了一場,然後就給家裡人去了信。*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在十一月末,大雪封山阻斷大崗屯跟外界來往之前,王家衛就收拾包袱,以養病的名義返了城,可算是離開了這片他豪情壯誌的傷心地。
甭說王家衛了,就連大崗屯的社員們也為他的離去鬆了口氣,當天還有促狹的小夥子吼起了□□以示慶祝。
被王家衛多次宣誓一定要鬥垮的江紅軍聽了,自己都忍不住樂得笑出了聲,哼著小曲兒回去就跟老爹就著烤紅薯喝了一小盅。
外麵簌簌噗噗地又下起了鵝毛大雪,飄飄揚揚地,隔開十來米遠都看不清對麵的人。
大崗屯如同北方許多屯子一般,陷入了安靜之中。
可這天中午,老趙家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不少閑得無聊想要看熱鬧的人掙紮一番,就從暖烘烘地被窩裡鑽了出來,掀開一點窗戶縫,豎著耳朵凝著雙眸或聽或看。
“爹,不是俺們嫌棄銀花,可都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銀花回娘家,我這個當嫂子的咋說也不至於攆人。可你看看,這拖兒帶女的,一住就是兩個來月,眼下可還在鬧饑荒呢,咋說就能這麼回娘家白吃白住的?”
趙家二嫂子是愛笑的,話說得脆生生,臉上都是帶著笑,可一雙眼睛卻骨碌碌繞著趙銀花打轉,一副想要從趙銀花身上弄點好處的樣子顯露無疑。
趙家大嫂卻是硬邦邦的,沒弟妹軟乎,此時拉長個臉直接對趙母說:“娘,家裡有多少糧食你也知道,不說可憐你幾個兒子,好歹也想想你幾個孫子。”
旁邊趙銀花的兩個哥哥坐著沒說話,可就這個態度就足夠表明了他們的想法跟立場。
趙家大嫂的三個兒子更是擠到趙母身邊,嚷嚷著讓奶奶趕緊把姑姑攆走,不準姑姑搶他們肉吃。
趙銀花抱著小兒子背著大女兒,眼淚花子在眼眶裡直打轉,可屋裡這些人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因為他們對趙銀花的本性可瞭解得很,知道她慣愛做這樣的姿態,別的不說,就趙銀花的兩個哥哥,沒少因為趙銀花這個習慣敗壞了名聲。
再說了,他們能忍到現在,自覺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從趙銀花回來大崗屯,已經快兩個月了。
一開始因為趙銀花帶回來了兩包糖,加上說的話也好聽,隻說家裡男人有事公幹,要去省城一段時間。
她男人體諒她想娘家,於是就讓她回大崗屯住一陣子,到時候他回來了親自來大崗屯接人。
聽聽這話,說得多好啊。
去省城公幹?那肯定是妹夫工作上得領導看重,要升職加薪了呀!
親自來接人?到時候哪能不拎點啥好東西上嶽父嶽母家?
於是就這麼著,趙銀花順利地在趙家住下了,兩個嫂子盼望著小姑子能讓她家男人給自己家也在鎮上找個啥工作,哪怕是臨時工賣苦力也成,於是對趙銀花處處照顧,連她帶回來的兩個孩子也不落下。
結果這麼一住就是快兩個月了,周家那邊卻是一個屁都沒崩個過來,趙家二嫂子就泛起了嘀咕,於是趁著前幾日跟屯裡去供銷社賣肉的人一起去了趟鎮上。
結果怎麼著?嘿,周家那小子可在家裡好吃好喝地住著呢,哪也沒去!
趙家二嫂子再有心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周家那老婆子又幹了缺德事,竟然因為嫌棄浪費糧食,直接把兒媳婦跟孫子孫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