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段(2 / 3)

賴陽明聽罷便將手中的《西域行記》翻到記載了西紅花的那一頁,而後恭敬地將其交予焦懷玉,並提醒道:“娘娘看了有何不明白之處。可告知微臣。”

書中並無艱澀難懂的言語,焦懷玉也不是蠢笨之人,猶疑看過其中內容,很快便領悟李承啟的來意了。她心裏咯噔一下,立時擡眸對李承啟道:“皇上今次來,原是懷疑臣妾陷害西皇後?”

李承啟不做聲。隻直直地看她。

焦懷玉陡然跪地,急忙澄清:“皇上,西紅花有此等害處,臣妾實不知情。臣妾隻是聽得宮裏的婢子說西紅花乃奇花,才投其所好將其送予西皇後的……”

她恍然想到什麽,忙吩咐身邊的宮人將宮婢苗兒喚來。她告訴李承啟,這西紅花正是苗兒與她說起,也是苗兒從宮外求來,有心或是無意害了西皇後的人,該是苗兒。

焦懷玉言之切切,李承啟倒也半信半疑。無論如何,且待見了宮婢苗兒再下定論也不遲。然而,約略半盞茶的功夫過去,傳喚苗兒的人遲遲未回。待她傳喚的宮人回來,卻被告知苗兒不見了。

華清殿的人,開始四處找尋宮婢苗兒的下落。

就在李承啟等得不耐煩之際,有人來報,稱華清殿西南角的荷花池有一具宮婢的屍體,打撈上岸時已經沒有呼吸了。後經查實,這荷花池裏的死者,恰是苗兒。

“剛死不到半個時辰。”經過查看,賴陽明如是稟了李承啟,而後將目光落在了焦貴妃身上。

會否是焦貴妃讓人殺人滅口,樂得一個死無對證?

同樣的懷疑,也顯現在了李承啟那雙冷厲的雙眸裏。迎著他這樣的目光,焦懷玉不由得問:“皇上,您懷疑這婢子是臣妾謀害的?”

李承啟撇開目光沒有做聲,顧自陷入了自己的思慮當中。

“臣妾絕不曾有心用西紅花陷害西皇後,還望皇上明鑒。”焦懷玉隻覺自己被懷疑了,心中實難忍受,也不能平靜。為此,她上前至李承啟跟前,懇求他查明此事。“苗兒之死,也望皇上明察秋毫,抓出背後之人,還西皇後一個公道,也還臣妾一個清白。”

“這是自然!”李承啟冷哼一聲,終是拂袖而去。

苗兒之死,卻讓所有的線索都斷了似的。盡管大家都猜得苗兒是他殺,但內侍省的人卻找不到他殺的證據來,案件,更是無從查起。宮婢之死事小,背後牽連者事大,為此,李承啟很快讓刑部介入此事。

早前為沈嫣辦過事的員外郎郭暄此次倒是主動請纓,用項上人頭保證三日內偵破此案。他的狂妄,掀起了刑部一時的軒然,也引起了李承啟的註意。

他如何做下這種本沒必要搭上性命的承諾?李承啟直言問他:“偵破此案,你要何等獎賞?”

“能為西皇後娘娘洗清冤屈,便是對微臣最大的獎賞。”郭暄的回答,令人震驚。

於敏[gǎn]多疑的李承啟聽來,這樣的話,可不單單是一句逢迎客套的話。這刑部的一個小小員外郎,也就與沈嫣有過那麽幾次接觸,怎就這麽在乎她的清白和冤屈了?

“好。”李承啟沒有多問,隻許諾郭暄:“三日內偵破此案,朕任你司門主事之職。”

“謝皇上。”郭暄從容,對李承啟的許諾似乎並無貪圖。

郭暄到底是郭暄。不出兩日,他便查到了靈鶯閣的紅浮原與華清殿死去的苗兒素有往來。再順藤摸瓜,他的懷疑之心也便直指靈鶯閣的靈美人了。這天夜裏,他令內侍省的婢子蓬頭垢麵、一身濕漉,穿著死去苗兒那天穿的衣服,在僻靜之處攔住了去往下房就寢的紅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