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民,如今還之於民,或許,冥冥之中所有的一切早有定數。
皇家獵場的歸屬告一段落,就輪到景驪為難群臣了。常錫年的密折非常詳盡地列舉了國中排得上號的私家獵場,景驪照本宣科一個個問過來。
皇帝已經做了天下萬民之表率,百官除非活膩了,否則定然要從善如流,效仿皇帝心懷百姓為國為民,哪怕他們的心裏在滴血,這嘴上的話也要說得漂漂亮亮的。
鑒於此,景驪這出還耕於民的戲碼唱得非常順利,順利到有效排解了因衛衍回府慶祝壽辰,沒在宮裏陪伴他時的無聊寂寞。
就這樣,大概過了十餘日,有一日,太後突然派人來請皇帝過去。
景驪去太後宮裏請安的次數不算勤快,但也不能說是疏落,除了逢年過節外,平日大概三四日會去慈寧宮一趟,關心一下太後的身體,順便陪太後說會兒閑話。
離他前一次去慈寧宮也就一日的功夫,太後突然遣人來請,景驪刹那間就感到了一絲不妙,揣測著是不是有人在太後跟前多嘴饒舌說了些什麼,太後才會突然要見他。
說實在話,這段日子他也沒做什麼需要心虛的事,不過是在逼迫臣子的時候心狠手辣了一點而已。
景驪幹的事,從本質上而言,既可以美化為臣子心懷天下為君分憂自動獻產,也可以醜化為君主窮凶極惡軟硬兼施逼迫臣子獻產,嘴巴長在人身上,隻要嘴皮子一翻,這件事正說也可,反說也可,端看這饒舌的人,在太後跟前怎麼說了。
既然想到了這裏,景驪就組織好了一堆措辭,若太後問起此事,他準備繞到太後頭暈。
可惜,他煞費苦心想好的詞全部浪費了。他的母後根本就沒問他那件事,而是提起了一件毫不相幹的事。
“伴讀?皇兒們不是早就都有了伴讀?”聽了太後的話,景驪奇怪地發問,不明白他的母後在這個時候突然想起要給眾位皇子添幾個伴讀,到底是何用意?
按慣例,皇子們一般會在開蒙時選定伴讀。他記得皇子們應該都開蒙了吧,太後怎麼又想起這事來了?
對此,景驪頗有些摸不著頭腦。
第二十五章 皇子伴讀
“陛下近來政事繁忙, 大概忘了珂兒還不曾選定伴讀。”太後滿臉慈愛地望著一頭霧水的兒子,輕聲提醒他,仿佛她真的隻是一個含飴弄孫安享天年的老太太。
“珂兒?”景驪愣了許久,才想起周貴妃前些時候, 的確向他稟告過六皇子景珂今春入學啟蒙的事,他當時不知道在忙些什麼,大概隻點了點頭, 就丟在了腦後,此時經太後提醒,他才發現他這個做父皇的,似乎對這位皇兒有些漠不關心, 不由得低聲咳了一下, 才回話,“既然如此,就勞煩母後為珂兒挑選幾名合適的伴讀吧。”
景驪深知他的母後肯定不僅僅為了給景珂挑選伴讀, 才鄭重其事地請他來說這件事。在他母後的眼中, 大概隻有景琪這位嫡孫才算是她的孫兒,其他人都屬平常,至於景珂, 此時能被太後提起,恐怕還是沾了別人的光。
“既然要挑選伴讀, 不如多挑幾名, 其他皇孫那裏, 也可補上一二。”
果然, 不出他的意料,在他答應以後,太後馬上又來了這麼一句。
“一切但憑母後做主。”對此,景驪依然沒有反對,原因有二。
其一,他相信太後挑人的眼光,太後雖然向來偏寵景琪,但是在太後心裏,江山社稷永遠擺在第一位,所以他不用擔心太後會作出讓他為難的安排。幾位年長些的皇子入學啟蒙時,伴讀人選都是太後選定的,事後觀來並無不妥,就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