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上就要太平,惟有東南一隅沒有平定。朕很慚愧繼承社稷大業,負有巨大的責任。殫精竭慮,不敢有絲毫懈怠。每次想到皇始四年,桓溫進犯的事情,朕就覺得江東不可不滅。我今有勁卒百萬,戰將如林,一鼓做氣破滅江東,若秋風掃落葉一般。但是朝廷內外之人,都說伐晉不可,朕實在是不明白。當麵晉武帝若信朝臣的話,而不征討吳國,天下何時可以統一?朕心意已決,不再與你們商議了。”(皇始四年,指公元354年。)
“兒臣有一言相勸,望父王聽從。”這個時候,一直侍立在一旁的苻宏站了出來。
“你有什麼就全說出來。”苻堅這幾天聽不可伐晉的理由都煩了,聽到苻宏來遊說,臉色也變得不怎麼好看。
“其他的,諸位大臣已經說過,兒臣也不多說了。隻有一事望父王聽之。”苻宏說完看著苻堅。
“說!”苻堅厲聲喝道。群臣的勸諫,已經快把苻堅逼瘋了,沒想到連自己的兒子都如此,苻堅怎麼能不氣惱。
“不可伐晉有三。晉君無罪,若大舉不捷,恐怕父王既有損威名,又空耗錢糧,此其一。江東若憑長江固守,徙江北百姓於江南,增城清野杜門不戰,我破之難矣,此其二。江東地勢低窪,多有癘瘴不可久留,父王如之奈何?此其三。”苻宏聽到苻堅的聲音雖然有些害怕,還是將心中的話說了出來。
“你不欲朕南征,卻想出這樣的辦法。”苻堅看著苻宏不由得冷笑,接著說道,“當年晉武帝平吳,不也沒受到瘴氣影響。南人能在哪裏生存,北人就不行了?晉若徒其民於江南,朕將據守江北,屯田以待之。”
“這……”被苻堅這麼一問,苻宏有些答不上來了。
“朕不與你計較,下去吧。”苻堅衝苻宏擺擺手。
“太子之言,甚是有理,陛下怎麼不聽?”在旁邊的釋道安不由問道。
“法師說笑了。”苻堅搖搖頭,笑著說道,“孺子之言不可信,不聽也罷。”
釋道安看苻堅現在執意南伐,根本就不聽忠言,也不再做聲。
分割線------------------------------------------------------------------
未央宮東堂。
苻堅坐在案幾旁,翻看著旁邊的《孫臏兵法》,對站在麵前的慕容垂問道:“道明對此次南征有何看法?”苻堅對別人的看法道不怎麼在乎,可是對這個前燕國的吳王的意見還是頗為在乎的。
“群臣他們都……”慕容垂看著苻堅眼睛說道。
“朕不想聽沒用的,朕隻想聽你的真正的看法。”苻堅不耐煩的打斷慕容垂的話。
“那臣妄議了。”慕容垂緩緩說道,“陛下十年間平定天下大半,功勞可比上古聖王,遠方蠻夷仰望陛下威名,都前來歸附,這是百年以來的盛事。司馬昌明靠著江東的寸土,竟然敢違抗王命,如果這樣的人不加以誅除,天下還有什麼王法?孫吳僭號江東,終並於晉。人人都知道,小並於大,弱附於強的道理。大秦順應天命,陛下英明神武,擁有精兵百萬,白起、韓信一樣的將領滿朝都是。這樣的形勢下,讓吳人苟延殘喘,這不是讓人痛心嗎?陛下伐晉,自己心中決斷就好了,不用征求群臣意見而擾亂心智。晉武帝平吳,當時支持的人隻不過張華、杜預幾人。如果聽從眾人,平定天下無望了。”慕容垂說完後,跪了下去。
苻堅聽到慕容垂的話,不由得高興起來。這兩天自從提出伐晉,除過朱彤讚同以外,全都是一片反對,這讓苻堅著實氣惱,今天聽到慕容垂讚同,這讓苻堅的不快瞬間煙消雲散。他放下書本將慕容垂扶起來,握著他的手說道:“能夠和朕一起平定天下的人,怕隻有道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