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段(1 / 3)

麵對他這般輕易便可利用感情作餌,實在有些痛心難釋。

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摟著我說道:“我之所以不先告訴你,是怕你難過不智,出言阻止…而你也知道,我最易受你左右,不然今日這般場麵,我怎能和你在此小屋纏綿這般許久。”我嘴裏苦澀,原來他不告訴我的原因,不是懼怕我心裏沉痛,而是要剝奪任何動搖他的機會。

今日再看他的麵目,隻覺那滿是淺淺溫軟笑容的俊臉之上,盈盈散出的竟是那般剛定的肅殺之氣。

“既然爺不便與我在此會麵,那麼我先回去了。”我掙開他的懷抱,有些疲累的說道。

本以為他會出聲挽留,跟著我一同出城,但他卻隻是輕攏了下我衣衫,細致的理了下我額發,說道:“也好,明日我一定出來陪你。”

轉身之時隻聽見心碎的聲音,空蕩蕩的在我胸膛回想,越顯寂寥越顯悲。

人說,如果太過在乎,注定無法得到。踏雪時候,我看著深淺不一的痕跡,悵然感觸占據了整個心魂,我曾說葉赫那拉氏貪心過多,終於喪盡所有,那麼如今的我,是否也正行往她的舊途呢。

他一直說我與他是同奔之人,但而今我隻覺自己疲於行路,漸漸跟不上他的腳步了。或許是此生已然能和他圓滿相守,便漸漸落盡了滿身的荊棘,不懂如何鬥爭了,而他與我不同,我是他命裏不可或缺的部分,卻不可能是全部。

“福晉,放下簾子吧,爺不會出來了。”子丹與我齊坐馬車,看著我掀簾遠眺忍不住說道。

“我知道他不會來了…”隻是那不爭氣的眼睛,卻還是止不住的回頭徜望。

今夜伴我的,獨有這一地白雪了。

未想回府之時,不速之客早已等候許久,遠遠瞧見那黃帳馬車和羅列齊整的兵士,便知道是他來了,那個早就想來看我的男子---康熙。

落地後即刻跪拜道:“草民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背著門前細望,那盞通亮的燈籠印著地上白雪,照的此地恍若白晝。

“起來吧,心兒。”多年未聽見他的聲音,從未想過有一天他也會有這般虛軟的聲響。

起身四目對望時候,隻覺鼻頭發酸,他兩鬢益發白了,麵上也皺皺的有了歲月刻紋,再也尋不回當年那意氣風發的模樣,再也尋不回那時一口氣便能將我抱回景陽宮的男子。

“朕…”他頓了許久,隻是那雙盯著我的雙目,始終未有移開。

“皇上入屋坐吧,外頭風涼。”我忍不住打破著尷尬的平靜,他卻隻當未聞,出口問道:“聽說…皇宮那次謀刺,讓你…”

我慌亂的點了點頭,怕他又說出那個我刻意埋而不理的問題。

“是朕對不起你,這麼多年朕也未派人細細查過,但你要理解朕的苦楚,那時正逢外麵謠言漫天之時,朕不能在此節骨眼上再添謠言啊。”看著他那雙滿布絲絲皺紋,卻依舊睿智的雙眼,我心裏清明,或許他不查便已知道此事恐怕和太子又會有些牽連…

“草民明白的。”我低眉虔心說道。

“恨朕麼?”他卻兀自問出這個問題,我不假思索的回道:“沒有…”

“朕要聽你的真心話,而不是這等場麵之詞。”他悠悠說道。

抬頭與他對視,鼓作勇氣說道:“當皇上把草民送去蒙古和親之時,當皇上在巴林對草民百般試探,當皇上不惜甘冒放走葛爾丹的風險隻為贏得草民絕對忠心之時,當皇上憤恨怒言,此生若不跟您,便隻能孤老一世之時,當皇上為了穩住八爺的心,要草民委身下嫁之時,當皇上為了遮庇太子罪行,要草民以身殉國之時,草民對您,又怎會不怨?”他細細的聽著我的言語,隻覺片刻間便眼中擒淚。傷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