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保,尉大姑娘在前世姻緣也十分坎坷,過得較為艱難,她臨死前,尉大姑娘好似又被退親了。

對於靜淑來說,自是將一切都歸於她在京城中待太久了。

安國公尉積是跟隨先帝南征北戰的勇將,脾氣直爽,說一是一,他的安國公爵位,便是戰功中積累下來的,是旁人所無法比擬的。

可也正是因著這個戰功,先帝對於安國公也藏著一絲忌憚。因而在先帝登基之時尉積封了爵位,便被收回了掌兵權,即便是帶兵,也要有先帝的旨意。平日裏就在家中賦閑。安國公粗中有細,便是先帝給了他冷板凳坐著,他也從來都不抱怨,該吃吃該喝喝該逛街掏古董也去。

在靜淑入書房讀書時,東南沿海出現了一小股外敵,利用風向和風速,加之造了快船,趁著夜色,用火燒了沿海村莊,被搶掠了一大批物資,屠殺了半村人。

先帝派了新將領去鎮壓,卻不得其效,最後,隻能將目光落在了較為放心的安國公身上,但派了安國公出東南沿海圍剿外敵時,卻還是將尉大姑娘,也就是安國公尉積最為疼愛的嫡長女召進宮中,與靜淑公主為伴讀。

因著南安公主當時鬧著不讀書,周太妃便向先帝求了情,周太妃聽得安國公之女入宮伴讀,也是悔得腸子都綠了,可說不去書房才幾天,若是立馬改口了,隻怕先帝心裏頭就有想法了。

好在,靜淑是個木頭的,周太妃也放心了。

尉大姑娘在安國公府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因著是尉家姑娘,自幼習得武藝,在馬上功夫也非凡,性子爽利,不喜忸怩之人,最討厭南安公主那樣表裏不一的。

得知要進宮陪貴人讀書,在練武場裏頭差點把弓給拉斷了,畢竟尉家這樣人家的姑娘進宮,怎麼也得給南安公主伴讀吧?

自是鬧著不想去。但她知曉,母親不會遷就她,就鬧到了安國公那兒去,安國公也不忍心,想著要不就推了這差事,反正他在京城中混久了,也不在乎繼續混下去。

還是安國公夫人揪著尉大姑娘的耳朵罵了一頓,才讓尉大姑娘老實了下來,倒是安國公看他家長女那可憐巴巴的小模樣,幾次都想開口說不去了,被自個娘子給瞪了回去。

雷霆雨露皆君恩,哪裏是說不去就不去的?

不過,在進宮前一天晚上,安國公夫人再三叮囑尉大姑娘不要欺負靜淑公主,尉大姑娘來回反複問了無數遍,確定不是南安公主,而是靜淑公主的伴讀,隔天,高高興興地坐上馬車進宮了,那興奮的模樣,可把安國公給酸到了。

昨兒他還幫她求情,咋今兒就喜滋滋地進宮了呢?到底出了什麼事,他怎麼什麼都不知道?

早飯安國公吃得沒滋沒味,還是安國公夫人看出來了,夾著菜往嘴裏塞,說了緣由,“還能如何?我們那寶貝閨女兒,最不喜南安公主了,隻要不是給南安公主當伴讀,她自是高興進宮的。”

“你以為就你疼愛她?我也心疼她。我若不是知曉了是給靜淑公主當伴讀,我能壓著她進宮麼?聽聞靜淑公主膽子小,沒有什麼公主的派頭,加之在宮中身份較為低微,雖有先帝照拂,可到底是人微言輕,也沒有派係之爭,對於咱們傻姑娘來說,正合適。若是去了南安公主那兒,我自是接了旨意,立馬進宮去哭去了,還需要你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破罐子破摔說要推了差事?”

“隻是到時候,你我二人就要分居兩地了,你看要不要帶伺候的人過去?”

“夫人說得哪裏的話,自從成親後,便隻有夫人一人,如今自是如此。”之後,安國公便帶著親兵和先帝派遣的兵營,去了東南,隔年,安國公上戰場受傷,尉大姑娘勸了自個母親前去照顧,過了三四年,安國公才派人接了尉大姑娘到東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