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伯家送去。平時他大伯照顧自家不少,該承情。

剩下的煙酒糖還能放一段時間,田媽沒著急處理。豬肉和羊肉不分,留著自家包包子用。

田媽又分給倆兒媳每人一條魚,一隻雞,一斤點心,還有一包花糖,讓她們早點給娘家送去。

田大嫂和田二嫂沒想到,婆婆還分給她們一份,讓她們送回娘家,都挺高興的,笑著接過東西。

倆嫂子前後都說:“這回沾園園的光了,賣家送的東西真多。”

倆嫂子不由想起自己定親時,田家隻送了四樣禮,比不上小姑子的禮,那時已經算不少了。現在日子好過了,送的定親禮也逐年見長。

可不是,田大哥結婚時,還是敏[gǎn]時期,那時家裡隻有田爸和田大哥領工資,底下還有兩個上學的花錢,田媽可不得算計著送禮。那個條件下,隻能隨大流送禮,不比人多,也不能比人少,不會掉了親家的麵子,送中不溜的就行。

田媽還給自己娘家留出雞、魚和點心來,打算明天抽空送去。

剩下的點心放堂屋的櫃子裡,田媽難得大方一回,“點心不經放,誰願吃趕緊吃。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以後難有繼著吃點心的機會了。這回你們沾園園的光了,真沒想到一山送這麼多定親禮。”

這年頭,一般都是四樣禮,送酒、糖、點心、肉,要說送六樣禮都是多的,別說十樣禮了,三裡五村,估計也就麥家這麼大方送禮。田媽真沒料到麥家送這麼多。雖然她也心疼送別人東西,但隻能分分吃了,要不瞎了更心疼。

田媽已經聽麥奶奶說都是一山準備的禮。她估計,一山可能是為了麵子好看,...名聲好聽,也是為了討好丈母娘家。不過,一山已經跟園園定了親,下次得告訴他,再送東西,不用送太多,不然吃都吃不迭。都是自家人了,不用客氣。

花錢能買丈母娘高興,麥一山願意。要不怎麼讓嶽家早點同意媳婦嫁給他?

麥家祖孫三代人回了家後,本來麥媽還躺床上生閒氣。聽到動靜以後,她起身了,關門時摔得門?當?當的,一聽就是心裡還憋著氣。麥媽沒搭理婆婆和丈夫,起來上茅房去了。

這算是故意在家人麵前露個臉吧。她再不露麵,家裡快忘了有她這個人了。

麥奶奶橫了兒子一眼,用不爭氣的眼神看他,“都是你慣的你媳婦,越來語不懂事。我可不想她接著鬧騰,回頭你好好說說她。”

麥爸好脾氣地答應了,“媽,等會兒我就說她。”

麥爸看媳婦都不去參加兒子的定親禮,覺得她太胡鬧,不知大體,不顧麵子,也惱了她。

麥奶奶這才放過兒子,才笑眯眯地跟孫子說話。

“行了,事情都辦妥了,你跟田園已經定了親,等過一陣子,再問問田家,啥時候能讓你們結婚。不過我看著早不了,向民還沒結婚了,輪不到你們先結婚。”

“到時候再說,反正現在我才十八,也不著急結婚。”麥一山是這麼安慰奶奶的,但是心裡想的可就多了。

麥一山趕緊琢磨,上輩子三舅哥到底哪年結婚的來著?好像是女兒出生前一段時間。

如果等三舅哥結了婚,他們再結婚,應該不耽誤女兒出生吧?麥一山已經在琢磨起生女兒的事。

上輩子倆人就要一個女兒,這輩子他們打算多生一個或倆,讓女兒以後也有個兄弟姐妹作伴。不過倆人就算想多要倆孩子,麥一山和田園還是想要唯一的閨女。就算轉世重生,他們也忘不了唯一的女兒。

第二天一大早,田媽就打發閨女來給麥家送大肉包子吃。說實話,收了田家那麼多定親禮,田媽真覺得麥家送多了,跟讓麥家吃了虧一樣。這不家裡用那塊豬肉包了大包子,趕緊給麥家送來二十個,夠麥家吃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