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千秋將至了,還是想點兒高興的事情吧,”容嬤嬤見鍾茗還沒開臉,努力尋找話題,“今年閏二月,有兩個二月初十呢。”

“嬤嬤,我沒事兒,不過是見天要琢磨這個琢磨那個,心裏煩。”

“娘娘哪用再琢磨呢?如今十二阿哥已經長大了,都開始辦差了,娘娘隻管等著享福就成。”

“是啊,等……”乾隆還有三十幾年好活啊,我等得過他麼?

————————————————————————————————

熬得一年是一年,鍾茗還得繼續做她的樣板皇後。次日一早慶妃等過來請安,鍾茗還要對慶妃‘提醒’一二:“別在心裏泛酸,沒事兒跟個亡人吃什麼醋?反弄得老佛爺也跟著不開心!出來不同宮裏,規矩也鬆、天氣也好,打起精神來,好好伺候好皇上才是正經!”

慶妃心說,你在老佛爺那裏弄了個不自在,可別在我身上撒氣啊,我早想明白了,誰不想生個兒子啊?麵上還要恭敬兼感激地應了:“謝娘娘提點。”

鍾茗訓完了別人,自己還得跑到老佛爺跟前挨訓。老佛爺給她留了麵子,摒退眾人才對她道:“你順著皇上沒有錯,可不能太順著他了。雖說勸皇上的時候說話要和軟,但也不能太軟了。我知道你的難處,這種事情你一勸就難免會被誤以為是沒有肚量,但也不能太縱著皇上了!”

“謝皇額娘體諒,媳婦何嚐不想……可……先前脾氣太硬,就算是占著理兒,皇上也不樂意聽、更不樂意做。媳婦兒無奈,隻能繞著圈兒敲邊鼓,這樣皇上倒是能聽進去一些。且……人都死了,我還克扣她什麼呢?再說,還要看孩子的麵子不是?”

老佛爺歎道:“皇帝什麼都好,就這一條算是毛病了,你起來罷,是我太急切了……你又沒催著皇上去,讓紫薇祭她生母也是應該。”這最後一句話就是桂嬤嬤的功勞了。老佛爺當時隻是因為乾隆行為不甚考究生氣,一股腦的把有幹係的人全掛上了號。皇帝要給點麵子不能罵,那就隻有惱上別人了。經桂嬤嬤勸解,老佛爺也清楚紫薇祭生母是孝,皇後允許那是大度,兩人都沒大張旗鼓,並不算過份。錯的人,其實是英明神武的皇帝。老佛爺心裏明白,嘴上還不能承認是自己兒子不地道,隻能含混著過了。

鍾茗取得了老佛爺的諒解,改而盡力安排慶妃等輪番侍寢。一路沿運河而下,船隊中其樂也融融。

有了這麼一檔子事兒,船入江蘇之後,皇後四十八千秋就過得很熱鬧了。老佛爺因覺讓皇後臉上不好看,要給她補償,乾隆覺得皇後大度又賢惠,需要表揚,兩人都下了重賞,而諸公主等的賀禮也極豐厚。本地官員也極力奉承。乾隆雖然說著不要擾民,可骨子裏喜歡大場麵的性子還是改不了,見底下人弄得隆重,早把山東災情丟到腦後。樂嗬嗬地道:“這才是盛世氣象嘛!”

鍾茗收禮收得手軟,因入江蘇,物產豐饒,更有知機的官員見十二阿哥頗得上意,今日的皇後便是翌日的皇太後,以愛新覺羅家的傳統,奉承好了未來的皇太後可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更見皇帝、老佛爺沒有阻止的意思,更加卯足了勁兒進奉千秋節禮。弄得鍾茗最後都不敢收禮了,一個不是整壽的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