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沒關係,李恪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還有備用計劃,最遲不過宵禁,怎麼也該東窗事發了。
李恪坐的腿有點發麻,站起來到院子裏欣賞著院內自己細心培養的吊鍾海棠,依舊悠閑自在。
結果沒過一會就聽到淩亂的腳步聲,李恪轉頭看去的時候發現王聚墨身邊的書童正連滾帶爬的一路衝過來,連安平都沒有攔住他。
李恪微微皺了皺眉,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安平跟在書童後麵一路說道:“哎呦,你這是魔怔了嗎?”
書童跑到李恪麵前一跪臉上涕淚橫流說道:“大王,大王您快跑吧,今天太子告您謀反,人證物證俱在,聖人……聖人已經派人前來捉拿您了!”
李恪聽了之後又驚又怒的看著書童:“太子告我謀反?人證物證俱在?這是怎麼回事?”
書童慌亂的搖了搖頭:“不……不知道,小郎君已經被捉拿起來了,我……我趁人不注意跑出來的,您……您快逃吧!”
李恪隻覺得十分匪夷所思,這些年來他跟李承乾關係不好不壞,從來沒有表露出要跟他爭太子之位的意圖,李承乾為什麼要誣告自己?更何況所謂的人證物證是哪裏來的?
在最初的驚訝之後,李恪瞬間鎮定下來,他對著書童擺了擺手說道:“我承你的情,隻不過我未曾做過此大逆不道之事,若此時出逃以後必然百口莫辯,阿爹不會貿然定罪的,我便與太子對峙一番又能如何?”
實在不行,就隻好他上場來告發李承乾了,到時候太子誣蔑吳王不成,反被揭發謀反事實,這出大戲想來也足以能夠流傳千古了。
隻不過……出現了曆史上沒有記載過的橋段,他這次的得分大概不會太高了。
隻是李恪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一派磊落的被帶到了大明宮內之後,壓根就沒有什麼審問,直接被帶到了偏僻冷宮之處,而後李承乾帶著一杯毒酒一條白綾含笑而來。
李恪頓時有些懵逼:說好的當庭對質呢?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說晚了一點,但是……好歹更了對不對?!
☆、chapter.2
李恪看著對麵李承乾輕鬆寫意的笑容,一時之間身體由內而外止不住的發冷,李承乾將一張紙輕輕的放在李恪麵前說道:“不要露出那麼意外的表情,難不成你還真的當阿爹和我都是傻子嗎?現在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隨便選一樣東西自我了斷,要麼就問問大理寺卿看看冒充皇子以及謀反是個什麼罪過吧。”
李恪臉上並沒有什麼意外的表情,隻是冷冷的看著李承乾問道:“太子看來這是要趕盡殺絕,隻是……你這樣做阿爹真的知道?”
太子說他不是皇子就不是?畢竟皇子不是隨便能冒充的,李恪從小到大並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大概也隻有眼前這張紙算是他的一個漏洞——那張紙上麵寫著他對唐初的一些重點曆史,他怕時間長了自己會忘,不過他在記下來的時候用的是英文。∫思∫兔∫網∫
這個時候的人大概並不認識英文,或者說他寫的英文體係這個時候並沒有出現。李承乾能夠弄到這張紙的確讓他意外,不過卻並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隻是李承乾怎麼可能就憑這一點斷定他並不是原來的李恪?
他穿過來的時候有係統提供的資料,對於李恪這個人物揣摩的還是比較用心,後來一點點的加入一些自己的個性也並沒有出現讓誰很驚訝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