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錘,這孩子不一般,好好培養小小,若逢異族來犯,她會象大姑奶一樣拿槍上戰場。而讓爺爺印象深刻的哥哥是因為一次淘氣和意外負傷。
和表哥的爭執並沒有影響他們男孩子之間的友誼,他們一起嬉鬧,很快不帶我玩了,都飛出院子淘氣去。
幾天後的一個下午,媽媽領我午睡,一個警衛參謀衝進臥室叫走爸爸,我也醒了,媽媽跟出去,回來臉色很難看,
小小,你乖乖的在家和奶奶待著,媽媽去一趟醫院,
怎麼了?媽媽,
你哥受傷了,在醫院裏
我也要去,
你不能去,你太小,在家待著,
我要去,
我抱住媽媽,就是不撒手
我要去看哥哥,
沒辦法媽媽隻好帶著我一起走
原來哥哥們跑到不遠處玩,左不過是打打殺殺紅軍白軍的遊戲,一個堂哥追著哥哥跑,跑到一個院子的高牆上,他們相持不下,堂哥讓哥哥投降,因為哥哥沒退路了,哥哥根本不聽。院子裏是一個大煤堆,牆高3米多,哥哥就往煤堆上跳,結果落下時雙膝跪在煤堆上,一下子血肉模糊不說,膝蓋裏紮了很多碎煤渣,堂哥飛報家裏,爺爺馬上讓送醫院處理並趕過去,對這個烈士子弟,爺爺比親孫子還上心。
我和媽媽去醫院的時候,哥哥的外傷還在處理清創中
因為天氣太熱,醫生不主張打麻藥,說不容易愈合而且容易感染,兩個警衛參謀按著哥哥
醫院的大夫和爺爺解釋
首長,最好的辦法是用酒精消毒再一點點把煤渣挑出來,
爺爺很明白,但是畢竟是11歲的孩子啊,
他揮揮手讓醫生處理
一瓶瓶酒精倒上去,順著哥哥的腿淌下來黑的紅的液體,哥哥咬牙的聲音大人都聽得見
這還不算完,醫生用小鑷子一點點挑出煤渣,遇到爛肉還得用剪子剪下來,爸爸有點看不下去了,摟著哥哥的頭讓他轉過臉去自己別看,媽媽和我進去的時候哥哥臉色蒼白,
讓我媽和小小出去,
哥哥一點不氣短
爸爸低聲問他為啥?
別讓她們難過。爸,他們是女的,
爸爸隻好勸媽媽和我出去,
不行,讓我看看孩子,
媽媽不同意,
可是看了不到一分鍾就受不了,抱起我就出去了。眼淚在媽媽眼裏打轉,
小小,你哥哥是個男子漢
爺爺對哥哥的表現極為滿意,說一個11歲的孩子,自己受傷還能想到不讓媽媽妹妹難過,能瞪著眼睛看著醫生處理自己的傷,氣概不一般。爺爺雖然沒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三歲家裏就請私塾先生啟蒙認字,5歲自己看書。太爺爺又讓他廣涉經史子集,對很多曆史典故極為熟悉。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人生觀,他對兒女的教育是:
第一人必須有氣魄、氣概、意誌力才能成大事,沒有氣概不可能實現任何理想。我理解為人的眼界和心胸決定發展。理解的很庸俗啊。別拍我。
第二:品德。仁、義、禮、智、信是基本操守。人格的魅力是永存的,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沒有人格魅力的人不會恒久。
第三:要受教育有知識。有子不教如養驢,有女不教如養豬。爺爺對三子兩女要求十分嚴格。最小的爸爸都沒得到什麼過多的庇護。全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孩子。爺爺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我們國家沒有歐洲的貴族製土壤,你們不要躺在老輩身上,那樣隻能遺禍自己,遺禍子孫。藝不壓身,要有自己的專長養命為生。
爺爺笑嗬嗬的對我們這些孩子說,原來咱們家三進的大院還不是讓鬼子一把火燒了,
我是不怕爺爺的,問他老人家
爺爺,為啥讓鬼子燒了
王震的359旅旅部曾設在咱家,白求恩大夫還在咱家院做過手術,讓漢奸告密了
爺爺說當時哪有那麼多麻藥,很多戰士截肢也是哭喊著,然後他還曾不懂事的事後去戰士那要求看他們的光光的“水蘿卜胳膊”
家產被燒光後,太奶奶擦幹眼淚讓爺爺、大姑奶去找王震的隊伍
太奶奶也是大戶人家小姐出身,識文斷字,她說
原來本打算你們大點再送你們去當八路,現在去吧。男兒報國,死則死而,不足為慮,現在倭寇為患,女兒也可以去殺敵,梁紅玉曾助夫上陣,你們不要給你們老齊家丟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