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隻大略看了廳中之人,見大伯母和趙氏分別坐在了廳中兩側的椅子上,她們下首都分別坐了一位眼生的夫人,身後又都立了幾位小姐,劉浣珠因為有了身孕,也坐在了左側的末位。
來不及細看,安槿已走到廳中,給祖母劉老太太行正禮請安,還沒跪下去老太太已經起身拉她到了她的身邊,老太太身側站著的是嘻嘻笑著的阮安桐。阮安桐氣色極好,神色更見飛揚,臉上都是活力的光澤,見到安槿看她,就笑吟吟看過來,調皮又可愛,完全不見中秋前的鬱色。
安槿被老太太拉著站到了近前,努力支著身子不被她拉入懷中,躬身叫了聲“祖母”,老太太就慈愛道:“我的槿姐兒終於回來了。幾個月不見,我的槿丫頭又長高了,越發的標致了,難怪太妃娘娘格外疼愛。”又側身對身邊的三老太太道,“老姐姐,可還記得槿姐兒?你那會兒見她的時候她還隻有三四歲,現在可也長大了。”
三老太太笑著點頭,還沒來得及說話,又聽老太太低頭對安槿道:“這位就是我們本家滄北來的族長家的老夫人,你喚三伯祖母就是了,快給三伯祖母請安。”
安槿就趁機從老太太的手中掙脫,給三老太太行了個晚輩跪拜禮,三老太太穩穩坐在太師椅上含笑受了,才叫安槿起身,又從身後丫環的手裏拿了個手指寬的金鐲子,召了安槿上前給她帶上,道:“來得匆忙,不曾備厚禮,這鐲子姐兒就戴著玩玩吧。”
安槿忙行禮謝過。這時三老太太又道:“弟妹,你們侯府的風水果然是好,這姑娘家都是長得一個比一個水靈,讓人不羨慕都不行。”
老太太聽言心裏受用,麵上卻謙虛道:“哪裏哪裏,盡都是些磨人的。”又給安槿介紹其他人,指著左邊大夫人崔氏下首的年約四十的中年婦人道,“這位就是本家的三夫人,你喚三堂伯母就是了。她旁邊都是你三堂伯母家的小姐,以後就住在我們家,你們可要好好相處。”
安槿又給三堂伯母行禮,身子剛蹲下,三堂伯母已經起身扶了她,笑道:“快別客氣,原來這就是堂嬸整日掛在嘴邊的槿姐兒,果然是生得粉雕玉琢,像畫裏的人兒,不怪的堂嬸惦記著。”說著也從丫環手舉得托盤裏拿了一個累絲鑲玉金鐲子,道,“我也沒什麼好東西,這個鐲子式樣是滄州新近興起的,還是我們家紋姐兒設計的,做了幾對送給你們姐妹,你就帶著玩吧。”
安槿詫異,見這鐲子分量雖不足,玉色也不好,但設計雅致做工精巧,很是別致,那金絲更是累成字型,線條十分優美,忙謝道:“多謝三堂伯母,這鐲子式樣真是新穎別致,不知是哪位姐姐這般有才藝?”
三堂伯母笑道:“不過是紋姐兒淘氣,在家弄來玩的,她平日就喜歡搗鼓這些東西。”又側臉對身旁兩位十二至十四歲左右的少女道,“緗姐兒,紋姐兒,還不過來見見這位七妹妹,平日裏在小地方待著,眼界都窄了,以後可得和姐妹們多親熱親熱,也長長見識。”
安槿打量這兩個少女,小的看起來十二歲左右,穿了件兔毛鑲邊銀灰色繡花襖裙,瓜子臉,容顏秀麗,隻是眼神有些清高傲氣,略大些的看起來十四歲左右,臉略圓些,穿了一套蜜合色的襖裙,也滾了純白的兔毛邊,這少女氣質更端厚溫婉些,但兩個少女身上都有股濃濃的書卷味。
三堂伯母拉著安槿的手道:“這個是你貞緗姐姐,今年十四了,在家是行三的,你叫三堂姐即可,這個是貞紋,今年十二,在家行五,你便叫五堂姐吧。”
☆、52.第 5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