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段(1 / 3)

是咱們頭一次聚得這麼齊。先幹一杯再說!”旁邊伺候的小鬟早已把酒斟滿,渤海郡王右邊,長著一張娃娃臉的趙書霽先豪爽舉杯——他便是神策軍趙將軍的兒子,劍術超群。

眾人轟然應諾,一齊舉杯。

待酒杯放下,小鬟又上來添酒。範臨在那裏歎了一句:“可惜我們還是少了一人,子晏未到。”

“是啊是啊,子晏不在,總覺得缺點什麼。”趙書霽附和著,娃娃臉上也有著惋惜悵然的神色。

最先說話的金冠公子正是舉辦梅花宴的武安侯府公子程夏楨,此時也不由得跟著歎道:“雖然每年都見麵,但每逢這種時候,我也不禁會想他。子晏實在是個妙人啊。”

“你們若真念著他,何不去向端陽大長公主說情,讓他回京來住。畢竟也是端陽公的血脈,公主應該不會那麼不近人情。”坐在最裏麵的李憬長年隨他父親在外,每次回來的時間都和子晏在京都的時間錯開,因此竟沒見過此人,但朋友們個個對子晏讚不絕口時時不忘,他倒也對此人有所了解。

眾公子們相視苦笑:“那時候你不在京裏,故而不知道。我們後來嫌丟臉,也沒說與你聽。還是四年前,我們仗著年紀小和紈絝子弟的名聲,上端陽府去求大長公主。哪知道公主一聽是要說他的事,就變了臉色。起初公主還看在我們長輩的麵子上敷衍,我們胡攪蠻纏,最後竟被公主派家奴打了出去。那時還可以說是年紀小不懂事,現在都這麼大了,有了官職在身,就是皇家的臣子,難道能插手去管公主的家事嗎?而且,就算我們求情成功,子晏回來了,公主還說不準會怎麼擠兌他,也不見得比在寺裏過得更好。”

“說的也是。隻是聽你們天天口頭心裏一時不忘的,我等不及想看看,這是何等人物。”李憬說道。

渤海郡王眨眨眼:“你這次回京,短時間內是不會走了罷?那就一定能見著。數數日子,再有半個月,他也就到京了。”

眾人神色重又轉喜,招呼著喝酒吃菜,各自敘說這兩年的事情見聞,好不快活,話語中難免談及“子晏”此人,眾人說他的行事風度,越發讓李憬好奇。林子晏,是他們中的一個異類。

先皇的嫡親長姊陽浩長公主,下嫁到一等公爵端陽公林氏家族,按例改稱為端陽長公主。先皇駕崩,今上即位,又尊稱為端陽大長公主。她是雍德帝的大姑母,先皇同父同母的親姐姐,性格又端莊穩重、極有聲望,嬌貴肆意如山陰大長公主也不敢在她麵前放縱。但這位公主的命運並不好,她下嫁的起初幾年,與端陽公夫妻恩愛,無人不稱讚他們是一對神仙眷侶。後來公主成婚三年無嗣,禦醫診斷,說公主有不孕之症,此症無藥可醫。公主傷心欲絕,要為端陽公娶妾,但端陽公對妻子堅貞不二,在先皇麵前發誓說絕不再娶,並迅速地過繼了族中血統純正的一名男童為嗣。此舉讓先皇龍心大悅,朝中也紛紛讚歎端陽公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但好景不長,過繼之後不到三年,疾病再次襲擊了這個家庭,端陽公病死,公主傷心欲絕,也在先皇麵前立誓永不再嫁,一心撫養他們承襲了爵位的養子。

十一年前,雍德帝剛剛即位,又一場大風暴席卷了平靜的端陽公府——一名少年找上門來,說自己是已故端陽公的兒子,並拿出一塊端陽公的貼身玉佩作為信物。公主先是私下找來一名血緣最近的親族和他滴血認親,結果是真的,少年沒有說謊。端陽大長公主畢竟是公主,迅速將此事報與雍德陛下以及林氏族人。當著所有林氏族人的麵,這位名叫“子晏”的少年原原本本的說了自己的身世——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在一個小村子裏長大,母親剛剛病死,去世前命他帶著這塊玉佩來端陽公府認祖歸宗。少年十五歲,算算日子,正是公主被禦醫診出不孕的那年懷有的!查問了府中的老總管才知道,那年確有一名婢女被趕出府,婢女被逐的原因是狐媚惑主,她的原籍正是子晏長大的小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