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郡王上車,訓練有素的侍衛們馬上收拾好,車馬緩緩向前行去。上車時他動作有些大,剛坐定,懷裏的曦寧嚶嚀了一聲,睜開眼睛:“子琮?”
嬴太玄低頭:“我在,感覺怎麼樣?疼不疼?”
曦寧傻傻一笑:“我聞見有臘梅的香氣……”然後仿佛是頭疼,皺了皺秀眉,又昏睡過去。
渤海郡王把臉貼上她的額頭,幸福而又心酸地享受這一刻。
六月初五,身體贏弱的宗正副令安親王親自到鳳府說媒,依舊被婉拒。榮親王再次大發雷霆,不過這次不是對渤海郡王,而是對鳳府的“不識抬舉”,連安親王上門說和都不行。
沒麵子的安親王也不生氣,回來笑眯眯地說,鳳大公子的臉色、口氣都好了很多,這門親事看來還有希望,往後他每逢五去跑一趟,總會給子琮說下來。
六月十五,安親王再次無功而返,榮親王第三次大發雷霆。安親王一邊勸一邊說鳳大公子越來越好說話了,今日兩人還下了幾盤棋,沒想到鳳大公子的棋藝還真不錯。
六月二十五,安親王依舊無功而返,榮親王連氣也不想生了。安親王笑眯眯,說今日上午和鳳老夫人一起品茗閑話,中午少夫人親自做了幾個菜來款待,感歎鳳府少夫人的手藝真是好,竟然能用花朵做菜。榮親王完全無語了,也懶得再管這堂兄弟倆,隨他們怎麼折騰去。
烽煙乍起
七月初五的求親,依舊被拒絕了,榮親王幹脆不再過問這件事,安親王從鳳府回去後對鳳府的菜肴、香茗大加讚賞,讓渤海郡王黑線了好一陣子:皇兄到底是去給自己說親呢,還是去蹭飯、蹭茶享受來著?不過,也沒有多少時間讓他鬱悶這個問題了,七月初九,是雍德帝的生日,萬壽節,朝廷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準備,越接近萬壽節,事情就越多,他被抓進皇宮去幫忙。
萬壽節大宴,皇帝在紫宸宮正殿宴請群臣,申貴太妃在謹福宮宴請朝廷大臣的家眷。渤海郡王負責總領大宴的種種事宜,忙得團團轉。
謹福宮總管突然病倒,渤海郡王從紫宸宮趕去謹福宮,處理好因為總管急病而延宕的一大堆事務後,又從謹福宮趕去紫宸宮。事情繁多,他步伐匆匆,前麵引路和後麵跟著的太監也知道王爺趕得急,步子放得又輕又快。
突然,前麵引路的太監停下步伐:“給老夫人、鳳了夫人請安。”
鳳老夫人和茉莉、曦寧曦雨進宮赴宴,沒料到會在這裏碰上渤海郡王。
嬴太玄急忙施禮:“老夫人。”他身份尊貴,隻向年齡較大的長者行禮,又直起身來點頭:“鳳了夫人、二小姐、三小姐。”說到“二小姐”時,聲音明顯柔和了幾分。
鳳家眾人一起回禮:“郡王爺千歲。”
渤海郡王忙道:“不敢。”說完讓到一邊,讓鳳家人先過去。
鳳老夫人謙讓了幾句,渤海郡王嘴裏答應著,眼角的餘光一直在偷看曦寧,隻見她拉著曦雨的手,目不斜視,粉頸微微低垂,從衣領裏露出一段肌膚,欺霜賽雪,不由得心中一蕩,略微走神了。
“王爺,王爺。”跟隨的太監看見他望著鳳家人遠去的背影,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大膽上前叫了兩聲。
渤海郡王回過神來,臉上毫無羞色,依舊尊貴沉穩:“還不快走?愣著做甚麼。”
太監們唯唯答應,腹誹:明明是王爺您盯著人家不走好不好……
紫宸宮萬壽節大宴上,普天同慶,君臣共歡。宴席間有小太監在陳堰耳邊說了兩句話,陳堰神色不變,湊到雍德帝耳邊低低說了兩句,雍德帝道聲“知道了”,便依舊舉杯。渤海郡王心裏“咯噔”一聲,知道肯定不是什麼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