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她就走下車去,馬克斯並未對她道別,而是一邊講電話一邊開走了。
到學校了之後,此時正值學校假期之後的開學典禮。
她長得漂亮,一向是學校裏各處的焦點,但是這給原主帶來的可不是什麼好事,而是排擠和疏遠。
以前原主也很清高,別人排擠她,她也自然也不願意融入她們,一直獨來獨往的,這樣就更沒人願意搭理原主了。
但是安娜來之後,那些同學都發現安娜好像變了一個人,她非常主動和同學打招呼,還很熱情地想要融入她們的話題中。
況且,她的社交技巧非常優秀,僅僅半天,就已經可以和女孩子們坐在一起聊天了,比如誰誰誰去美黑了,比如誰誰誰和男朋友的第一次是在哪裏發生的。
高中女生的話題,無非也就是這幾樣了。
安娜這麼做當然也有功利的目的,她想考好學校,需要給同學和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也許以後老師能在評語上多幫她說點好話。
除了學習成績,是否合群以及健談,也是好印象的其中之一。
另一方麵,《斯托克》的後期正在進行中,樸讚鬱導演在這方麵抓得很緊,也很挑剔。
此刻,一位後期調光師正在工作室裏看著各種已經被剪輯師剪好的鏡頭材料,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看著屏幕。
要他說,這些鏡頭材料給他的唯一感覺就是——驚豔。
他說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女主角的演繹者。
脆弱、詭譎、優柔、美麗不可方物,她的一切看起來都是美不勝收的。
他手裏做過很多電影作品,但是以往那些主角他多多少少都認識,所以做起來心裏也有一個大致的概念,但是這個女孩,他是真的沒有聽說過,所以一到手上看到,他就發愣了。
作為調光師,他都不需要為她出現的畫麵調光,因為她總能找到最吃光的一麵,這說明她的鏡頭經驗是何其豐富。
況且,這不僅僅是演技的問題,這個女孩還有一種氣韻,一種與生俱來的迷人氣度。
她不僅很會演,還懂得如何展現自己最大的魅力,讓人看到她的一瞬間,其他人物或者物景都近乎淪為了布景板。
在調試電影畫麵的時候,他總是能從安娜的臉上走神,因為她那那骨子裏的優柔寡斷,血液裏的哀傷脆弱,眼眸深處的癡狂瘋癲和神經質。
他壓根不想承認,他竟然從一個16歲的女孩身上看到了那麼多難以被表現出來的東西!
厲害的女孩,厲害的演技,厲害的氣場。
此時,調光師的電話響了,來自導演樸讚鬱。
樸讚鬱:“這部片子調光部分做的怎麼樣了?”
聽到樸讚鬱這麼問,調光師才反應過來,他發現自己好像至今為止都還沒有做掉多少,他回答:“50%不到吧。”
樸讚鬱:“這麼慢?這可一點都不像你的速度和作風啊,有什麼問題嗎?”
調光師:“沒問題,一點兒都沒有。”
如果不是樸讚鬱打擾了他,他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竟然做了半天才做了50%不到。
至於為什麼?他當然知道理由,但是卻不能和樸讚鬱直言。
這個理由就是,從他看到女主角的那一眼開始,他就忘記了要做的事情,隻顧著盯著她看了。
看到她,仿佛眼裏就顧不了別的了。
樸讚鬱到底是從哪裏找來了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卻一出手就能震住人的女孩?
但是辛西婭在好萊塢這麼多年,看了無數安娜這樣充滿熱情和夢想的女孩,她們一無所知,勇敢無畏,最後磕得頭破血流才發現現實的殘酷。
辛西婭擱著雙腿淡淡地說道:“看來,不知道是什麼觸動了你,讓你又燃起了對演員的熱情?”
安娜十分輕鬆地說道:“也許吧,我隻是想再試試。”
辛西婭伸出五個手指,“五年,在過去的五年裏,我起碼給過你二十次以上試鏡主角的機會,但是你一次都沒抓住。”
安娜露出一個歉意的笑容,“我很抱歉,這是我的責任。是我沒達到你的期望。”
辛西婭繼續歎了口氣,有些無奈,“你知道的,我不可能帶一個永遠隻能演配角的童星。”
安娜承認,“我知道,好萊塢是一個名利場所,任何人都是有利益驅使的,你作為經紀人也一樣。”
安娜需要拿到這份續約,因為以她現在這種混了五年一點起色都沒有的履曆,出去找別的像uta這樣的大公司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