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對鋼廠進行了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改製,新任市長毛曉東在嶺南做成了他的第一件大事。不過,這件事情能夠成功,也有鄧洪波的幫助,光靠毛曉東這個市長,恐怕不會這麼順利。
經過了這件事情,我在想,有人說鄧洪波想搞專權,想把市政府的工作一把抓,但現在我覺得很多人都在誤會鄧洪波。就鋼廠改製的這件事情,我覺得鄧洪波就是站在全局意識的層麵去處理問題,他並沒有別人覺得他和毛市長之間存在矛盾,兩人在這個問題上麵不會達成一致。所以,鋼廠改製,不會像想象的那麼順利。但結果呢,鄧洪波是積極的支持市政府的工作,幫助鋼廠成功的實現了國有企業的改製。
這個問題上,鄧書記和毛曉東的決定是保持一致的,也因為這件事情,讓嶺南百姓第一次真正的認識了這位新上市的毛市長。
顧全大局,不已謀取個人利益為前提,不去犧牲群眾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地位和權力,這一點,在鄧洪波的身上做得很好。
換了是別人,說不定在鋼廠改製這件事情上麵,就會利用這種機會大作文章,處處給新市長設置難題。但這次,鄧洪波在對鋼廠的問題上麵,和毛市長在思想上是高度的一致。這一點,恐怕連毛市長本人都沒有想到。
不要說我一個人在這個問題上有點困惑,就連市政府秘書長黃華也跟我一樣,市委、市政府處理鋼廠這個問題上,也沒有看明白。原本新來的毛市長和鄧書記是存在一絲思路上的差異,兩人有點意見不和,大家都覺得領導班子要搞權力鬥爭,市委書記鄧洪波會仗著自己在嶺南的優勢,要去黨政一把抓,成為嶺南市真正的一號人物。
中午我去外麵吃飯回來,剛走到大院門口,碰到黃華好像是要出去買啥東西 ,他把我拉到一邊,神神秘秘的問我。
“宋秘書,你說現在市委、政府兩大領導一把手是不是要走團結協作的路線呢。”
“幹嗎這樣問啊。”
“你想啊,在跨江大橋事情上,鄧書記一直不出麵幫毛曉東,甚至想看毛曉東這個市長的笑話,我以為他們之間會繼續鬥爭下去。可現在看來,在鋼廠改製這件事情上麵,市委市政府意見高度一致,就像是在鋼廠的事情上麵經過商量的。”
我笑了笑,說:“可能真的是經過商量的吧,這是大事,領導班子都不能在意見上保持一致,那幾千工人的大廠子,能隨便就改製啊。”
“就是啊,以毛市長現在在嶺南的這點威望,想要把一個幾千工人的大廠改製,還不產生群眾鬧事事情,很難辦到。在改製之前,采用輿論宣傳、政策扶持創業都措施來看,都是鄧書記的辦事手法。所以,我懷疑這一次的改製,是得到鄧書記的同意和支持的。有可能,就是在鄧書記的一手操作下完成的。”
“領導們是咋個想的,連黃主任都沒弄明白,我也更不敢去深想了。”
黃華也神秘的微笑了一下,說:“也對,我們不應該隨便的去猜測領導的用意。宋秘書,我出去辦點事情,就這樣啊。”
“好的,黃主任,有空找個時間一起喝兩杯啊。”
看這樣子,黃華是想從我這裏試探什麼消息,隻是,我不知道現在黃華的心是向著毛市長呢,還是繼續的向著鄧洪波。
給我的感覺,黃華一下子好像是失去了組織一樣,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誰的人。
既然是這樣,黃華為什麼不想法把工作調到市委去呢,這樣一來,他做事就更容易一些,也不會夾在市長和市委書記之間,兩邊都不會去得罪。可是,我後來才算看明白了,這是鄧洪波特意的安排,事情並非我看的這種表麵現象。
伍健超上任彙南區區長,果真過去沒有幾個月時間,就燒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前段時間去了一趟廣州等沿海城市,帶著招商團隊過去的,收獲不小。除了拉到了他在廣州那朋友的投資,另外有兩家電子企業也有意向要到嶺南來建廠。
他在廣州的那家電子企業,打算投資十個億,到嶺南建立生產基地。用這老板的話來說,嶺南這地方勞動力多,在這裏建廠,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上上星期,這家公司的高層到嶺南來實地進行了考察,對嶺南的各方麵的條件都很滿意。在建廠這個問題上,市政府也是大開綠燈,沿海城市企業來嶺南建廠,可以在土地轉讓金方麵,給予大部分的優惠。甚至,投資超過十億以上的公司,可以考慮免去建廠所需要的土地轉讓金。
就在彙南區,就開出了這麼好的招商引資條件。按照市政府,彙南區未來幾年的規劃,要把彙南區打造成為嶺南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區,成為嶺南電子產業信息技術的集中地。
所以,彙南區開始大量招商引資,這也是伍健超上任區長以後,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他提出的規劃,就是要把彙南區打造成為東平省最大的電子產業基地。這個規劃,也得到了市政府,市委的高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