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不按常理出牌(1 / 2)

第二天的新聞中,電視,報紙都報道了縣委趙書記接受記者采訪的鏡頭。

果真和我們預料的一樣,趙書記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的話完全變了,一點都沒有說縣裏財政資金緊張,目前還沒有這個計劃。趙書記在電話中說的,正是我們想要得到的效果,他代表縣委,麵對記者,說縣委正在製定一些政策,關於對雲嶺縣教師隊伍薪資問題的意見。等這份意見稿子出來之後,縣委領導班子討論通過,就按照現有調整後的標準執行。

山區的教師,我們會加大補貼待遇,以保證山村的老師們能夠安心的紮根在當地,傳授孩子們的知識,也鼓勵剛畢業的年輕學生到山村去支教幾年。待遇方麵,都會實行高標準。

在山區教學基礎設施上麵,市財政給縣裏撥了一筆資金,我們縣財政也會擠出一部分資金,來多建幾所山村小學,讓當地的孩子們都有學校可以讀書。

我看著電視,聽著趙書記在電視中激情洋溢的講了這些話,看他說話的那興奮勁,好像對改善山村教學問題的這個想法,比我們還要強烈。

縣裏媒體對這件事情進行采訪報道之後,也引起了嶺南日報記者的關注,覺得我們雲嶺縣對教育業的重視,這是一個值得長期報道的新聞。

就在雲嶺縣媒體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的第三天,縣委宣傳部又接到了嶺南日報記者的電話,要求對我們雲嶺縣在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改善山區孩子們的命運這樣一個項目進行采訪。縣委宣傳部對采訪的事情進行了安排,趙書記又接受了嶺南日報記者的采訪,讓趙書記描繪了一下未來幾年中,雲嶺縣縣委要在教育方麵有什麼樣的改變,縣財政上麵大體會投入多少資金,用於改善當地教學質量和教學設施問題。

應對著媒體記者的追問,趙書記看樣子是胸有成竹的,把他心目中的藍圖都描繪了一番。他說的這些內容,也就是我找他的時候,當著他的麵說的那些。

要怎麼去做,雲嶺縣山區的孩子們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可以坐在教室裏上課。接下來,我們要為山區教育做哪些事情。趙書記差不多把我說過的話,都搬到了媒體上麵。

我看到趙書記在電視中激情飽滿的樣子,一點都沒怪趙書記在玩弄手段,這樣的一種權謀,在官場中實在是很正常不過,我也沒覺得這是趙書記在利用我,有意欺騙我的感情。相反,我覺得是我和支持我的同事們勝利了,達到了我們想要的結果,縣委趙書記總算是對著媒體記者的麵,提到了縣裏會加大對山區教育投入的問題。

趙書記想要的就是一個麵子工程,這是任何當領導的人都愛玩的一個手法,我也一樣,做這些事情,無非也是在自己提升到副市長位置之前,給自己多做一點麵子工程出來。

滿足了趙書記的這個願望,他不再反對我們的這個建議。還召開了一個專門對教育領域工作會議,縣教育局,財政局,以及縣領導班子們坐在了一起,共同研究如何製定一些福利政策出來,讓山區教師們的福利待遇在現在的基礎之上,進行大幅度的調整。

我們幾個心裏都明白,是我們玩了這麼一個陰謀,把趙書記給逼了出來,讓趙書記隻能接受目前的這個現實,他不會在媒體麵前做違背民心的事情。

會議上麵,我們經過一番的討論,按照之前我和高縣長,以及教育局的領導們私下討論過的方案,我在會議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為了不影響到其他單位同誌們的情緒,在對教師隊伍工資調整這個事情上麵,我們不能正麵的進行基本工資的調整,必須得換一種方式,就是進行另外的項目待遇補貼。

縣教育局的領導提出了一個方式,就是新增一個補貼項目,叫做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山區教師,再增加一項特殊環境教育補貼。這樣一來,把兩個項目的津貼補助算上的話,山區教師們的拿到手中的所有工資,就在現在的基礎上麵增加了百分之四十的收入。

我們各自發表自己的想法,隻要在大的方向上麵保持了一致,剩下的就是細節問題上的討論。我提出的這個方式,也得到了其他領導的讚同。

隻是有一點,大家的心裏似乎不太允許,那就是這次調整教師福利待遇的幅度過大,這會引起其他單位人員的不滿。如此一來,可能造成其他單位同誌消極情緒。

這個問題,也有可能存在,我也有這樣的擔心。於是,我們重新對這次教師待遇調整的幅度進行協商,大家按照工作強度,以及生活環境,精神方麵要承受的壓力等多個指標進行參評,最後達成一個比較認可的基數。兩個項目的福利補貼,在原來工資基礎之上,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收入,這是散去的教師。其他的教師,增加百分之十的福利補貼,這樣一來,就不會引起所有公務員的不滿情緒。

把山區教師的福利待遇提高,也就是想要鼓勵教師們願意去山區教書。剛畢業的學生,生活上麵自由,,沒有家庭的牽掛,我們更應該的要鼓勵這類剛畢業的學生到山區學校支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