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京城謀了官職,雖說是隔房的叔伯,可舅太太就覺得三奶奶出身好,算得上門當戶對。一會兒說要休大奶奶。直說大奶奶是家裏買來的;一會兒又說要降二奶奶為平妻。嫌二奶奶長得五大三壯太醜,配不得二爺。老太太訓了幾回,又請族長開了祠堂。壓著她,說三個孫兒媳婦都是好的,不許她混說。
她是不說了,沒幾日又喚了官媒、私媒上門。要給三位爺納妾。
李家的念慈庵製藥坊被朝廷給買了,二爺、三爺在裏頭謀了差事。一個是九品的賬簿,一個是九品的藥坊掌官,她逢人就誇,直說二爺三爺是官老爺。定要得個官家庶女為妾才配得上。
我們離開的時候,她不知從哪兒弄來一個美貌姑娘,直說那是沒落官家小姐。直說要給二爺作平妻。惹惱了舅老爺。舅老爺氣得要休她,老太太便說‘最該休的就是她’。這才嚇住了。
老太太怕她繼續鬧,就拉了三位爺回家商議,說是早早分家的好,說照著各家的規矩,長子要多得一份,朝廷賞賜的千畝良田是不能分作兩份的,全都歸了大爺這一房。老太太又拿了家裏的積蓄,在城裏買了處大宅子,一垛圍墻隔開,東宅分給二爺,西宅分給三爺,河家灣的五十畝良田,二爺、三爺各一半。
老太太又勸二爺、三爺,說他們是能幹的,大爺人老實又憨厚,大奶奶性子好,往後她和舅老爺、舅太太就在大房過活,逢年過節,他們回去瞧看一番,買點糕點就成。
原都分下來,也說好了。偏生二奶奶娘家爹古屠夫聽說後,拉著古井鎮的古姓族人鬧過來,非說家分得不公,欺負他家閨女老實,大鬧了一場。
老太太倒也不怕,便說‘如果你們覺得我河家薄待你閨女,你把人接走就是,這是我河家的家事,容不得你們來鬧。’可舅太太倒好,她氣不過,原就嫌二奶奶長得醜,這會子硬是跳著腳和古家太太對罵了一場。
二奶奶氣急了,幫著娘家父母罵舅太太。二爺就打了她兩巴掌,也吵嚷著要休妻……我們離開的時候,正為這事吵鬧著呢。古屠夫說要休妻,就要二爺給一千兩銀子,二爺哪肯,隻說給五十兩,便是這五十兩,他都能買好幾個漂亮好看的閨女了。”
聽著這亂七八糟的事,江若寧不由得想著姥姥在家裏的日子怕是也過不舒心。
這些事還是一樁接一樁的,說到底都是被從天而降的富貴、榮華砸昏了頭。
江若寧長長地籲一口氣,“以前多好的家,怎麽就鬧成這樣。還不如沒有千畝良田,不如就守著五十畝良田,一家人和和睦睦,過得多開心。可見,這人要知足,家業多了未必就是好事。”
支伯道:“三爺、三奶奶倒是想得開的。三爺說,青溪縣的皇家製藥坊是第一坊,以後還有皇家製藥二坊,他已經遞了文書,請求他日到二坊裏任差,說大男兒立於天地,自要出去打拚一番。”
怕是河水柱也被家裏人給鬧得心煩,幹脆躲到外頭去享清靜。
支伯很是懷念以前平靜快樂的日子,所以這次江氏讓他們祖孫入京,支伯也沒推辭,收拾了東西就跟入京的鏢行同行。
“老太太也如公主這樣說的,說要請人寫文書,辭了那一千畝的賞賜,可河氏族裏的人都說她傻。族裏人田地不夠種,有人便想賃了朝廷賞的良田,又有人攛掇著老太太、舅老爺分族,總之時不時就鬧出些事來,總也沒個安靜時候。”
支伯早前都拿定主意就待在青溪縣,可河家實在是太亂,他索性帶著孫女入京來,他圖的就是過些安穩自在的日子。
小梅道:“公主,我們來的時候,二妞姐姐讓我們給公主捎了兩雙鞋,說是她自己做的,公主出門辦案穿在腳上又舒服又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