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上說的好,隻說自己無德無才這麼多年大齊能這樣欣欣向榮全靠王丞相鞠躬盡瘁,他已經沒有臉麵再做這個皇帝了,不如效仿古代聖賢堯舜傳位給賢德之人。
因薛采走的時候將軍隊都托付給了王執,再加上朝堂上都是王執的人,以至於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反對這件事。至於其他人反對,這個重要嗎?隻要老百姓和大臣們不反對, 這江山就算是坐穩了。
可那聖旨寫的漂亮, 薛采是不相信這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能寫出來的東西。不過不重要,他很早就看出了王執的野心。隻不過他在的時候王執大概隻想做個一人之下, 當初對他各種明示暗示的,不過他對於做皇帝是一點興趣沒有,找了個機會就帶著慕思思悄悄離開了。
大概王執也是找過他的,後來找不到也就不找了,畢竟誰也不喜歡頭頂上整天有個人。這好幾年過去了, 想不到他真的敢走出那一步。
薛采笑了笑,沒有太大的反應,他如今隻是個小老百姓,這種國家大事不關他的事。
他賣了皮貨又買了一車東西帶回去,這些都是鄰居們托他帶的。是個六年當他和慕思思再次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全村的人都震驚了,當初這夫妻倆新婚當夜雙雙消失,家裏什麼東西都沒帶走,搞得村民們還以為有妖怪進村將他們倆都吃了呢。
薛采再次進村是有備而來的,帶了不少錢過來。一來就圈了塊靠近小湖的地蓋了間兩進的瓦房,家裏的一應器具全都是買的最好的。剛開始慕思思還勸他,不要在村子裏炫富。後來才發現,村民們根本不清楚這些器具的價值。
隻是覺得家具什麼的做工真精細,用的什麼料也不清楚,總之他們就羨慕薛采家的瓦房。瓦房就是好啊,不用每年換一次稻草,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漏水。
帶出來的錢足夠兩人一輩子好吃好喝,但生活並不隻是吃喝拉撒,還講究個情趣。於是薛采一有空就進山打獵,獵到什麼東西無所謂,最主要是讓慕思思體會那種在家裏燒水泡茶盼著男人回家的感覺。
來這兒一年多後,兩人迎來了第一個兒子,又過了三年第二個兒子也出生了。
薛采回到村子裏分了東西,扛著東西進了家門,就聽慕思思在房間裏喊:“你快過來,燈泡不知道跑哪裏去了!”
燈泡就是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原本薛采特別期待一個女兒,結果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的性格極其惡劣,討人嫌的很,於是薛采給他取了個小名叫燈泡,意識是他打擾了自己和慕思思的二人生活。
對著慕思思卻不敢這麼說,直說是期待兒子能夠像黑暗中的燭火一樣明亮溫暖。慕思思傻乎乎的信了,忽悠她實在沒什麼成就感。
薛采在後院轉了一圈沒找到兒子,又去前院轉了一圈還是沒找到人。親娘哎,這小祖宗跑哪兒去了?這裏可是山裏呀,萬一被豺狼熊瞎子叼回去了怎麼辦?
回到家連口水都沒喝就急匆匆出去找人,找了好幾圈,終於在村子西邊的小河旁把人給找到了。
彼時燈泡小少爺正坐在河邊的草地上,周圍一圈全是村裏的小丫頭片子們,再外麵一圈的才是村裏的其他小夥子們。
隻見燈泡從地上摘了一朵小黃花,往一個正冒著鼻涕泡的小丫頭發上戳。之後便露出了一個薛采形容不出來的笑容,道:“嗯,不錯,你戴著花倒是讓花更好看了。”
冒鼻涕泡的小丫頭人傻得很,還以為燈泡在誇她,立刻齜著嘴露出了一嘴的參差不齊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