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往事》
第一章
北京,西郊。
距離市區三十公裏以外的潭柘寺。
有人雲:神京之西有潭柘寺,柘木白果,翠柏蒼鬆皆有其靈,而千佛臨凡,傾億萬煩惱,納無窮喟歎千八百年矣!其大也,慈悲!
此時正值春末,乍暖還寒,山上很靜,從山腳通往山頂的石階上落滿了為生新芽枯落的殘葉,腳步踏上去,發出極為清脆細微的響聲。
沿著石階往上走,臨近山頂,潭柘寺後山,有一處四四方方的灰磚院落,位置很隱蔽,坐落在一片青蔥翠柏中,往前幾步,院門緊閉,門上拴著一對獸首銅環,再往上,是一塊幾經風雨衝刷,痕跡斑駁的鎏金匾額,深紅的漆麵,上麵用篆書工工整整的寫著四個大字。
文暘禪院。
霍皙立在禪院門前,仰頭注視著匾額,半晌,才伸手輕輕叩門。
叩響三聲,遲遲不見人來,她站定,又敲了三下。
不多時,門終於開了。
先是虛掩著留了道縫,露出一張年輕僧人的臉,僧人年紀不大,約麼十八/九歲的年紀,穿著灰藍色僧衣,瞥見外麵站著的人,他單手施禮。
“施主,潭柘寺在您往回三裏,此處是清修之所,不作香客參觀。”
年輕僧人說完,便作勢合門。
“師父,我不去潭柘寺。”
僧人合門的手停了。
霍皙依舊站在門外,雙手合十,恭敬回禮:“請問慧能大師現在還住在這裏嗎?”
她雙手合十的時候,露出手腕上一圈檀木手串,僧人遲疑問道:“施主與師父是舊相識?”
這文暘禪院早些年是正了八經的皇家寺廟,在康熙年間給潭柘寺住持止安律師做講經訪友的地方,從不對外開放,也不接受遊人參觀,來訪的人大都是非富即貴,能找到這兒來還準確說出慧能大師名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隻怕是這禪院的座上賓。
小師傅開了右側院門,引門外人進來。
院落不大,跨過門檻,有正在灑掃庭除的僧人,見有外人來,也不抬頭,隻專心做自己的事,僧人帶霍皙穿過大殿,與幾位師兄一一行禮,在大殿後麵的廂房站定。
“施主稍等,我進去問問師父的意.
三月中旬,萬物都有回暖跡象。
霍皙從禪院出來,風一吹,還是被凍得打了個寒噤。
已經初春,她仍穿著長及腳踝的黑色羽絨服,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一頭又厚又密的長發有幾縷被吹起來刮在臉上,太陽西斜,她單薄的影子被深金色光芒拉的老長,襯得人越發孤獨。
她下了山,站在半山腰,從羽絨服兜裏掏/出打火機,背對著風口,給自己點了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