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升學(1 / 2)

升學在中國是一個令所有人都頭疼的詞彙,大人們頭疼,是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夠進入好的學校進行學習,從而對其的未來發展造成影響;學生們頭疼,是害怕自己無法取得足夠的分數,進入自己想上的學校,無法回應身邊的期待。與日俱增的壓力使得幾乎所有麵臨升學這一重大人生坎坷的學生都埋頭苦讀,在湖州城,這一座臨湖靠山小城的第四中學裏的初三十二班的學生也都亦是如此。

初中的時候,每個班級總會分成兩批人,一批想上高中的和一批不想上高中的,而在這後者中,因為性格和信念的不同,還會分為放棄學習的和掙紮著學習的兩種類型。林之從進入初中起便是班級中名列前茅的學生,憑借自己出色的數學天賦和奧數基礎,整日數學課睡覺的他依然能在八百人的年級考試中取得前十的佳績。當然了,數學好的人,其他的科目自然也不會太差,畢竟一個聰明的腦袋瓜長在那裏,多少還是有點小聰明的。初一時候的林之除了學習就是玩遊戲,像什麼神仙道啊,賽爾號啊,穿越火線啊什麼的,他玩的比誰都溜,因為沒有雜念,所以林之的成績一直在年級前五十上上下下,憑借這一資本,老師對他的遲到和上課睡覺基本不予理會,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他了。

可是到了初三,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不知道是青春期的荷爾蒙作祟,還是臨考的壓力太大了,原本一大批單身狗的班級忽然間就都變了,幾乎人人都成為了有對象的人,男生和女生偷偷摸摸做著那些不被家長和老師允許的事情,放學後樓梯上的一個擁抱,操場看台下的一個親吻,或是看對方打球和跳舞時候的歡呼,都讓本應煎熬在臨考壓力下的初三學生們綻放出了不應再這個時間點綻放的笑容。而這份笑容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

談戀愛的人成績多少都會有些浮動,有些是立竿見影的,而有些是潛移默化的。這一浮動不是指成績一定會下降,其中也不乏上升的個別人,隻不過,大部分處在青澀戀愛中的少男少女都會有一些困擾和雜念,各種戀愛的波瀾和起伏會讓這些雜念愈演愈烈,最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果不其然,一向愛玩的林之談了戀愛之後,成績倒退了。原本年級五十左右的他,排名直接翻了個倍,而且還是平方倍。老師找他談話也好,叫家長也好,林之都義正言辭的說自己就這點能力,年級兩百名也能考上市裏不錯的普通高中了。長期的對峙之下,林之的父母也就不再幹涉他的決定了,他們隻希望他能好好上個高中,再上個大學拿個文憑出來就行了,畢竟在林之父母雙方的老家,能上大學的人在如今依舊是屈指可數的。

林之的能力當然不止這點,這隻不過是他的托詞罷了,打從高二下開始和班裏的一個女生談戀愛開始,林之就再也沒有用心的學習過了,倒是那個女生,為了能和林之上一個高中,拚了命的學習,而林之呢,為了能讓自己和她在一個高中學習,在填寫誌願的時候放棄了在他能力之內能考取的更好的學校。

就像所有的青春愛情故事那樣,少男少女的願望總是不能如意的。林之進入了他原本打算和女生一起就讀的高中,而女生呢,即便是那樣的拚命學習,依舊是無用功,進入了一所本地的民辦私立高中,花著最多的錢接收著和普通高中相似的教育。兩人的初戀故事也因此在初升高的那個暑假劃上了句號。那之後的林之,傷感過一段時日,但他並不後悔,因為這段時光是快樂的,是青春所應該體驗的,身為水瓶座的林之,總是有許多的奇思妙想,也總是能去實踐它們,他不會對他做的事情後悔,因為他明白,沒有去做這件事情,才是最值得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