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消失,因太多人阻攔子澈也無從尋找,隻得跟著張澤兩人去了解月末擂台賽事宜。
月末擂台賽是alpha學院少有的強製活動之一,目的是檢測學員的學習情況。
子澈他們所在學院最根本的目的仍是讓學生盡快晉升s級能參與星際戰鬥,其他基礎知識早在前八年間都傳授下去,十歲後的分院雖然不同學院策略各不相同,大致卻都是以鍛煉實戰能力為主。
星網的強大功能極大解放了人力,星際人類的對戰理論都可通過星網模擬課程學習,實戰指導員寥寥無幾。
beta學院好歹還有老師會在訓練場講課解惑,雖然每個人的時長有限但總歸是有安排的,反觀alpha學院,雖有不少課程安排,其中卻並無實戰指導課。
alpha學員的實戰能力都是在一次次擂台賽中打出來的,理論知識則由星網模擬課程指導。
學院擂台賽也分各種類型,每個學員必須參加的是冷兵器對戰以及機甲作戰,其中機甲作戰十五歲開始,十五歲前的學生因為智能體發育不成熟是不允許在現實中駕駛機甲的,隻能在星網上模擬學習。
除開必參加的兩項外,還有其他補充項目,一般是涉及學院課程的,學員可任意挑選擅長的項目參加,總計必須參加五項,並不限製具體項目。
既是擂台賽,自然會有獎懲措施。
獎勵所有項目積分前三十位,懲罰積分末三十位的。
獎勵多種多樣,主項目冷兵器戰及機甲戰獲勝者,獎勵有三項。
其一根據名次不同會有不同平時分加分,前十名是前進一名加五分,11-20名加4分,21-30名加2分,加的分數不多,但每月一次算下來加分便可觀了,當然這建立在實力的確不錯的情況。
其二,獲得更換宿舍的權利。前十名都有更換宿舍的權利,其中一到三名可自行挑選舍友,四到十名也能獲得更換宿舍的權利,卻隻能征得對方同意後對換宿舍。
alpha學院征得同意的方式也很簡單,先禮後兵,若言語勸說不通可發起挑戰,挑戰勝利後賭約內容即可強製執行,因為這條規則,擂台賽結束後通常還會有好幾場關於對換宿舍的挑戰這也算是一種慣例了。
其三,下一個月內擁有機甲室優先使用權。這項是針對十五歲以上學員的,十五歲以下則是優秀導師實戰指導機會一次,這個機會可以要求冷兵器指導也可以延期,要求機甲指導,當然也可以指導任何學員感興趣的課程。
擂台賽補充項目的獎勵是由相關課程導師決定的,明麵價值不會如主項目那麼高,但對於學員卻更實用。
比如修習機甲詳解的學員曾在這樣的項目中獲得了導師的珍貴藏品——手操精神力雙控機甲模型,那學員參透該模型後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機甲改造師,畢業便被聯邦吸納進武器研究所,脫離了星獸戰圈,是不錯的歸宿。
比如一名修習陣法的學員獲得了全新的陣法圖譜,提前修習還未畢業就被內定會去第一軍團擔任陣法師。
這些獎勵與聯邦幾大職業息息相關,參透獎勵後都會在職業道路上前進一大步,對個人成長比主項目的獎勵更為關鍵。
聯邦現有五大職業,機甲戰士,機甲維修師,能源師,陣法師,武器製造師。
機甲戰士專指操控機甲與外敵作戰的人員,並未將民眾日常配備機甲涵蓋其中。
機甲維修師是因機甲衍生出的職業,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跟隨軍團上前線的後勤人員,一類是在後方研究改進機甲缺陷的人員。
能源師,由特殊精神力具現的人員充當,他們一部分被分配去各個星球尋找能源,一部分則能直接補充能源,據說是能將精神力通過一些方式轉換為武器運行所需能源。
陣法師是由精神力具現為陣法的人充當,跟機甲改造師一樣,有兩大類,一類跟隨軍團作戰,一類在大後方為武器等填充陣法以及保證日常生活所需。
武器製造師既能製造冷兵器也能製造機甲,一般都在大後方進行,少部分精英人才能跟隨軍團現場采集材料製作一些簡易武器。
alpha學院的補充項目基本是按照聯邦職業劃分來考核的,不過很多項目隻有擁有具現武器後才能進行,子澈他們這些低年級的考核項目會簡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