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段(2 / 3)

陛下雷霆手段欽點大理寺與容元白徹查此事,安家被封家人樹倒猢猻散,遽然覆滅的速度無比之快。不知情的人感慨這是飛來橫禍令人扼腕,知情的人卻皆數緘默不語毫不做聲。

當今聖上從不打無準備之戰,此事不過是為朝中一眾蹦躂著想替皇上做主的大臣們敲響了警鐘:再多的權勢再多的財富都得有腦袋才能享用。沒了腦袋,即便拚著一死“名留青史”,也不過是替後人鋪路,還不如活著喝喝小酒摟摟老婆享享福。

想通了這些,朝堂上一時安靜了許多。再兼安家彼時勢大,自然有許多人為求蔭蔽前僕後繼地抱大腿。如今清算,親眼見著身邊涉事同僚接二連三被帶入大理寺中,再大的本事也不敢在此時出頭,步了安家後塵。

前朝動蕩不休,後宮同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皇後自盡前留下遺書,言明下藥謀害她的不是阮充媛,並指出兇手為誰證據何在。她貼身宮女雖已跟著自盡,但長寧宮還有不少人是當初跟著從安家進來的,熟識皇後筆跡,自然也能辨明真假。

雖然此事還未落實,眾人也隻是聽聞風聲,更有人猜測陛下是急著想為阮充媛洗脫嫌疑才借皇後之口出此下策。可無論如何,李嬪之事除趙明東證詞外無人能證實阮充媛曾收買他,他所謂的證據和證人竟查驗後也沒有足夠說服力。皇後娘娘之事由經由她本人親自辟謠,蒙冤的杜阮阮在真相大白一半後也順理成章被放了出來。

徐昭儀還想勸陛下這樣“於禮不合”,然她之前犯的大錯僥幸因為皇後薨了的事避了過去,卻實在不敢再去皇上麵前挺直腰板說話。加上父親禮部侍郎也在安家之事中吃了掛落,她就更不敢出頭了。

雖皇後娘娘是因著安家犯事才自盡,但她在位未滿一年,“性情賢德淑靜,並無疏漏”。為此,陛下輟朝一日,朝中上下服縞三日,民間禁嫁娶作樂二十七天。

陛下後宮人丁稀少,原本按品級和資歷操辦皇後身後事的應當是徐昭儀,可她之前犯了錯不敢主動問,隻想著不是自己就是安修儀,卻不料皇上竟直接跳過她二人,將方因為洗脫嫌疑解除軟禁的杜阮阮直接提至昭媛,命她與徐昭儀一同負責此事。

從昭媛到充媛啊……!!一字之差,卻代表著九嬪第二和末尾的差距呀!

要知道這位新任昭媛前不久才剛從美人升上充媛啊!如今卻僅次於徐昭儀之下。進宮比誰都晚但升得比誰都快,她當初花了多少工夫才在陛下冊封後爬到了昭儀這個位置!

得了寵跟沒得寵的距離天差地別,徐昭儀嫉妒得眼角生生多出幾道細紋,淩波閣的諸般擺設光這幾日就不知換了多少批。對方領了旨意來與她打招呼時甚至忘了自己之前闖的禍,假惺惺笑道:“妹妹臉色不好,恐怕是這些日子受了驚嚇。不如我每日將事情理好再送去給妹妹過目,有疑問之處咱們再麵談商議,也免了妹妹兩頭奔跑累了自己,妹妹意下如何?”

杜阮阮一聽正中下懷,欣然接受:“好啊,那就勞煩娘娘了。娘娘做主就是,我沒意見的。”

說罷又是感恩戴德連著謝了她幾句,果真一副驚喜感動毫無抗拒的模樣。還說宮裏坐著酥酪待會讓宮女送來嘗一嘗,做完這一切後毫不遲疑地轉身走了。

被她拋在身後瞧也不瞧的徐昭儀:“……”

對方不跟自己爭搶,她反倒覺得自己是不是吃虧選錯了。

她是不是挑了一條最累的路?幹完所有的活還要跟對方一起分功勞……甚至分功勞的時候陛下估計隻會顧著表揚她而忘了自己。

……果然是個奸詐如狐城府極深的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