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段(1 / 3)

,皇上好好的,怎麼突然心情便不好了。劉朝欽自認為會揣摩人的心思,可帝王如今的心思他卻是揣摩不出來了。

自帝王批閱好奏折,見著趴在案桌上熟睡的陳青後,麵色便沉了下來,這……是為何?

想了一路,劉朝欽也沒想透徹。

容良辦事效率可觀,不過一日,劉朝欽就見到了那個高僧。一身雪衣僧袍,頸上帶著一百零八顆珠子綴串而成的佛珠,麵容清秀淡然,是有一派高僧的氣勢。

隻是,這會不會太過年輕了些。

心中雖有所疑問,劉朝欽麵上卻不顯,對著麵前的這位高僧行了一禮:“阿闍梨。”

“阿彌陀佛。”高僧對著劉朝欽回了一禮。

劉朝欽:“聽聞阿闍梨能解人之夢魘,如今請您來,想必容大人已經說過為何了吧。”

“阿彌陀佛,能解人病魔,貧僧自當盡力。”

這位高僧倒是謙虛,劉朝欽想著昨夜帝王的話,心下為著這位高僧不由的歎了口氣:“那阿闍梨請隨老奴來。”

後宮容良自然是進不得的,是以隻有這位年輕的高僧跟在劉朝欽身後,入了東暖閣。

卻不想這次高僧來作法,竟會惹得帝王大怒。劉朝欽回憶著那日他帶著高僧進了東暖閣,拜見帝王後,高僧竟要其他人全部離開暖閣,才能做法。

這法事連著做了三個時辰,這三個時辰帝王就站在暖閣外麵,一動不動。劉朝欽勸了半晌,讓帝王先去西暖閣歇著,帝王都沒有反應。

不想,等高僧出來後,竟隻留了一句話:“宮中殺孽太重,陳侍人身懷龍嗣,須恩澤行善才可解噩夢纏身。”

帝王動怒,數十名宮人齊齊跪地,以求帝王息怒。沒想到這高僧卻是不怕,一雙平靜無波的眸子與帝王對視著。

事後帝王大赦天下,凡死罪者皆改為斬監候。一時,帝王恩澤雨露大地。而宮中陳青在旨意後的第二天,竟真奇跡一般的再無夢魘了。

行雲閣的大門緩緩被打開,陳青讓小桂林在門口守著,獨自走了進去。

屋內一襲白色僧袍的僧人正端坐在鋪團上,雙眸緊閉。

陳青走至僧人對麵,依著僧人的模樣坐下:“彌生大師。”

彌生緩緩睜開眼睛,微一點頭,隨即道:“多謝施主。”

陳青苦笑:“隻可惜費了如此一番功夫,卻沒能將他們救出來。”

這世間有無鬼怪陳青不敢肯定,但能確定的事,他是從來沒有遇見過。

而夢魘不過是他的計劃之一罷了。

陳青每次入睡前,都會讓小桂林去泡“三蠶葉”來喝。而這“三蠶葉”無色無味,卻是會使人治幻。宮中盛傳的後宮妃子被鬼怪糾纏,鬼胎一事都是他讓小桂林去辦的。就連容良故意向劉朝欽透露丹陽城商賈的小姐被夢魘一事都是假的,為的不過是讓彌生有機會進宮。

彌生對著陳青微微一笑:“施主不必自責,如今能免死罪,已是大幸了。”

“那彌生大師打算去哪裏?”

蘭若寺他已經回不去了,這也是陳青事後才知曉得。彌生自小被養在蘭若寺內,可主持卻從不讓他踏出那一方小院半步。

如今他為著石氏三族之事,違了寺規,卻是再也回不去了。對於彌生,陳青不由的心聲敬佩,石氏三族族他而言,其實是不相幹的,沒想到他竟會為此做到如此地步。

彌生從鋪團上站起身,走到窗邊,背對著陳青看著窗外的天地:“小僧打算四處遊曆,四海皆是家。”

此時一陣微風吹進,掀起彌生的僧袍,似真要超然度化了一般。

彌生被圈禁在行雲閣,不過是為著陳青的夢魘。如今陳青夢魘之病已經去除,他便也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