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段(2 / 3)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當場考校,其聲勢比之科舉殿試有過之而無不及。路他已經給鋪好,機會擺在那,胡九齡要靠自身本事壓下朝中反對之聲。

這也是小侯爺的底線,偏心歸偏心,但他不會做有損家國天下之事。

阿瑤也明白他話中意思,她對阿爹是一萬個放心。想當年阿爹也是東山書院有名的才子,其才思敏捷不亞於前世那個盛名累累的宋欽文。若非胡家八代單傳無法脫身,他定會走科舉那條路。

“阿瑤代家父謝過侯爺。”

“還叫什麽侯爺,日後大家都是一家人。”

長公主戲謔的聲音傳來,阿瑤先是一楞。單線程的腦袋這會終於有功夫去想其它。能打破科舉的藩籬推阿爹入朝為官,景哥哥得費了多少功夫?他對她的心意是如此明確,她又怎能因為一點小小的困難而輕言放棄?

再度擡起頭時,她臉上羞澀已經全數退去。起身從羅漢床上走下來,她跪在長公主麵前,滿是歉意地開口:

“公主殿下,阿瑤與景哥哥之事想必您也有所了解。阿瑤自知出身商戶人家,即便阿爹僥幸入朝為官,身份比之公主府、定北侯府仍是天壤之別。但阿爹阿娘自幼諄諄教導,阿瑤自問胡家教養不比高門大戶所出之女差。至於出身所決定的眼界以及其它,若是有幸得伴景哥哥左右,定會知恥而後勇,悉心學習,不墮侯府門楣。”

說到最後她聲音無比堅定。雖然知道世人如何看商戶,可阿瑤從未因出身而自卑。她的阿爹是全世界最好的阿爹,他給了她富貴悠閑的日子以及世間罕有的如山父愛,讓她無憂無慮長大成人,她深深地慶幸自己能生在胡家。當然胡家門第不夠高也是事實,許多貴族禮儀她可能不了解,可她願意為了景哥哥去學。

“阿瑤……”

原來他的丫頭是這般喜歡他,喜歡到願意為他付出對胡家生意那樣的努力。陸景淵挪到她身側,雙手高舉過頭頂,以五體投地之姿朝長公主叩拜下去。

“兒子心悅阿瑤,這輩子惟願她一人,請阿娘成全。”

景淵有多久沒這般鄭重其事的行禮了?記得上一次,好像還是他離開京城,隨空海雲遊四方之時。那一年,他好像才六歲。

十幾年一眨眼就過去了,當年稚嫩的、不得不出京躲避殺身之禍的兒子已經長成玉樹臨風的少年。業已立,如今隻等成家。

這是好事啊!她為什麽要反對呢?

“看把你們倆急的,本宮又沒說不答應。提你出身不過是怕日後你過門,京裏那些眼皮子淺的背後說閑話。雖說咱們不怕那些,可蒼蠅嗡嗡叫也是煩,所以想著一勞永逸,找個法子堵住所有人的嘴。本宮原想著入宮走走太後的路子,沒想到我們娘倆想一塊去了。”

這就是長公主最初的想法,先抻阿瑤兩天,再賣她個人情,讓她對自家兒子多上點心。

阿瑤信了,可陸景淵沒信。擡頭,他略有深意地往城門方向看看。

臭小子,眼尖得跟什麽似得。剛在內城馬車裏,她就覺得他那一眼不是白掃的,果真被他瞧見了。

親自扶阿瑤起來,她賭氣地沒搭理兒子。兩人並排坐在羅漢床上,抓住她的手,長公主嘆息道:“其實本宮也有私心,胡家統共就你這麽個女公子,自幼肯定是萬千寵愛於一身。你也不是那沒良心的孩子,自然會顧念爹娘多些。本宮就景淵這麽一個兒子,他待你如何?你還能不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本宮也盼著他能得償所願,被你傾心相待。”

雖然活了兩輩子,可阿瑤還是個黃花大閨女,剛才憑借一股沖勁說出那些話,現在確是羞得耳根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