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慷慨賦詩,才驚四座(1 / 2)

“不怕各位見笑,梁某之目光,乃在於天下!”

沈嶽洪亮的聲音穿透屋瓦,直抵雲霄。

“好狂妄的口氣!”馬君雅冷笑一聲,“既然你的目光在於天下,那我倒要拿天下大事問問你。”

明眼人都能看出,馬君雅顯然是要把沈嶽考倒的節奏,紛紛捏了一把汗。

“北虜近年來頻頻入侵,頗有大動幹戈之勢,請問該如何應對?”

馬君雅一開口,所有人幾乎倒下:這是滿朝將相爭了許久都沒能拿出定論的問題,你拿這問一個小縣令,是不是過分了點?

祝嘉鳴也皺了皺眉頭:這問題問得,難度太高了點。不過也好,能讓姓梁的小子知難而退。

“在西,在北。”

沈嶽簡略回答。

馬君雅麵露不屑:“本來還想坐等你的長篇大論,沒想到竟如此潦草塞責,看來也隻是草包一個,並無多少見識。”

沈嶽目光冷峻,朝下撇了撇嘴:“你還沒說如果我應答得好又如何,我憑什麼作答?”

是的,如果自己回答後,馬君雅沒完沒了地拋出問題,那又該如何處理?

馬君雅已經認定沈嶽不可能回答這個難住滿朝文武的問題,輕鬆地揮了揮手:“簡單,如果你能回答這個問題,我絕不會再向祝家開口提親!”

祝嘉鳴覺得有些不妥:“馬太守,這是不是有些兒戲……”

馬君雅拍拍他的肩膀:“祝公,還請放心……”

“好,馬太守痛快!”沈嶽點點頭,背過身子,來到一處畫著梅花的大屏風之前。

“此梅走勢曲折,為東西走向,與國家的邊界頗為類似,晚輩就以此為比喻,形容該如何應對。”

“左上角這一朵花,即是南郡,國家要抵抗北虜,首先就是要扼守住南郡的襄陽,江陵兩座城池,縱不能守住靠北的襄陽,至少也要守住南邊一點的江陵。”

“否則,北虜攻克南郡,將順江而下,直取國都建康。”

“此所謂,在西。”

“靠右上這一朵梅花,即是淮南淮北所在。國家當於此駐紮重兵,阻擋敵寇。”

“胡說!我有長江天險,為何不退到江南,扼守大江,卻要與敵人在北邊的淮河一帶作戰?”

馬君雅憤憤然的質問聲傳來。

“問得好!”

沈嶽回答的同時,手繼續指著右上部的一朵梅花。

“因為守江必守淮,江南形勢,全在淮河。敵人若突破淮河,我軍隻能退守江南。敵人到時候無須大舉進攻,隻要每年稻麥成熟之前,派小部隊渡江騷擾,燒毀糧食,我們就會不戰自亂。換而言之,丟了淮河,江南就會由後方變為前方,經濟大受打擊,處處陷入被動!此所謂,在北!”

沈嶽所言非虛,實際上隋文帝滅亡南陳,用的就是他說的這招。

當然,處於東晉的眾人不知道這一點,見識上自然被他碾壓。

所有人聽完他的一席話,全部麵露驚訝之色:這……這說的完全貼合實際,並且結合屏風上的梅花,可謂形象生動,讓人過目難忘。

“你……你是什麼時候把這些東西給想出來的?”

一直沉默的祝嘉鳴忽然神色激動,顫抖著問道。

沈嶽連忙回答:“不敢隱瞞祝公,晚輩從少年時起,就一直在想這件事了。想到感懷激烈處,還寫了一些詩詩。”

“念來聽聽!”

見祝嘉鳴如此要求,沈嶽心頭一喜:提親的事,有譜了!

他立刻中氣十足地朗聲念道: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