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他們敬獻上去的玉米紅薯土豆和其他種子時,那複雜到來不及掩飾的神情。

那是夾雜著錯愕、驚喜、遺憾和了然等等一係列情緒變動的神情,因為太過顯露,反而讓看到的人都下意識的低下了頭,不敢窺視聖顏。

想起這次出行前官家下達的命令,以及那次的麵聖過程中,官家不斷詢問關於那位伯爵夫人的事跡,大使再次忍不住想官家恐怕是知道她的,並且對她似乎有著很不一樣的感情,甚至,說不定那位伯爵夫人是官家的……

不行,不能想下去了,再想就是大不敬之罪。

大使連忙把冒犯官家的想法甩走,看著越來越近的碼頭,心思也轉移到了正事上。

因為第一次出使歐洲帶回去的大量財物,第二次的下西洋行動受到了更多的重視,這次他們的船隊的船隻再次增加了十多條,人數也增加到了三萬人,攜帶的各色貨物也更加吩咐豐富。

而船隊準備的貨物中,有一部分是專門為薩丁森準備的。

確切的說,是給魏薇的。

大宋的皇帝在看到那些熟悉的農作物之後,又詳細詢問了魏薇的情況,最終,他判定出這是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天外來客”。

有那麼一刻,就和魏薇當初預想的一樣,那位皇帝確實是起了殺心的。

作為一位胎穿的前輩,又是經曆殺戮把頹勢的大宋從蒙古人手中拯救出來的帝王,他在發現有和自己一樣的穿越者時,第一反應絕對不可能是高高興興想要來個“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而是先想想對方的存在對自己是否有利,又會不會影響到自己。

如果魏薇穿到的是大宋,除非她從頭到尾微小謹慎的藏住自己的秘密,不然被發現的第一時間就是被軟禁起來,壓榨所有的可用價值了。

為如果她是個男的,本身的地位也不高的話,就算是在這麼遙遠的距離之外,皇帝恐怕也會決定把這個潛在敵人給消滅了。

幸好她是個女的,而且身份高貴,原本就有點大男子主義的皇帝才最終放棄這個計劃,而是選擇合作。

所以這次使團給薩丁森帶來了不少華夏的特產,他們需要的絲綢茶葉瓷器藥材一樣不少,而且品質非常好,甚至,船隊還帶來了蠶繭和桑樹,以此交換更多的種子。

雖然使團之前帶回去了不少種子,但主要還是以玉米紅薯土豆這三種居多,其他的種子魏薇自己都不多,能給他們的不過是個樣品,而經過長期的海上遠洋,雖然船隊很小心保存著,還是不免出現一些種子壞死的情況,別說是其他種子了,就是玉米紅薯土豆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要不是他們帶回去的量比較大,雖然損失了一部分還是剩餘了更多的,勉強能保證一定規模的種植,不然大宋那邊這次就得再換一些回去。

這些用來換種植的貨物數量不少,但更多的還是要和他們進行其他交易的,官家在船隊出海前可是耳提命麵的告訴大使,薩丁森一定還有更多他們沒有發現的好東西,這次一定要在那兒待久一點,能挖回來多少是多少。

雖然大使不知道官家說的好東西是什麼,但並不妨礙他延長在薩丁森停留的時間。

其他人也同樣很願意,因為到了歐洲之後,也就這裏的食物能讓他們感受到故鄉的氣息了。

不過大使沒想到,他再次來薩丁森的時候,這裏的主人已經從伯爵變成了公爵。

對歐洲的權貴階級和統治製度已經有一定了解的大使知道公爵在歐洲的地方,這裏的貴族就和以前的諸侯一樣能夠完全統治自己的封地,權利極大,而公爵,是除了國王之外地位最高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