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段(1 / 3)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

放下電話後,趙東林想了想,又給佳慧辦公室播了個電話。

“喂,您好。”

熟悉的聲音傳來,趙東林心裏不知不覺變得柔軟起來,他解開了脖子上的紐扣,坐姿也放鬆了下來。

“是我,東林。”

佳慧正在準備一份翻譯材料,聽到電話裏的是趙東林,驚喜的開口道,“恩,你怎麼這個點兒給我打電話啦,家裏有事?”

“沒有,就是想你了。”

佳慧握著電話笑了,“你就別騙我啦,我還不知道你,從來都是公私分明,不會再上班時間給我打電話。”

趙東林也笑了,把服裝廠的事說給佳慧聽。

“這是好事啊,有了服裝廠,咱們鄉就能活起來了。”

經濟發展需要一個“活”字,像資金一樣,得流通起來。如果隻是關起門來種地,是發展不了經濟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改革開放初期,成立那麼多汙染型企業,又為什麼在經濟發展到足夠飽和的時候,要將這些汙染型企業排除出去。

服裝廠有一定的汙染性,但比什麼造紙廠、化工廠還是好一些,另一個,服裝廠需要很多工人,這就帶動了當地的就業。

“老刑說要吃你做的小雞燉蘑菇,你什麼時候能回來一次?”

佳慧在省政府擔任翻譯工作,經常接待外國賓客,省城離雲縣一百多公裏,坐車得兩個多小時,趙東林沒時間天天去省城,佳慧也沒時間天天回來,兩人就這樣過上了異地而居的生活。

“後天吧,我手上有個材料要趕,後天我肯定能回來一趟,你跟老刑說一聲,還有家裏也說好。”

“恩,好。你別太辛苦了,注意休息。”

“恩,你放心吧,你也照顧好自己,還有幾個孩子,晚上回去多關心關心他們,生活啊學習啊,不能有疏漏的地方。”

“行,董女士下的任務,我一定不折不扣的完成。”

孩子們的學校已經從省城轉到了市裏,以佳慧現在的工作情況,也沒辦法照料他們,趙東林在縣城工作,兩人在縣城買了個房子,張巧兒專門在縣城照顧孩子們的起居。

“嘴貧,那就先這樣,有話等下班再說。”

“好,你掛吧。”

佳慧笑了笑,他就是這樣,永遠都讓她先掛電話。

加下來佳慧加緊完成工作,晚上加班到十點多鍾,回家時沈念茹正等著她呢。

“幹媽,你怎麼還沒睡啊?”

“你沒回來我也不放心,今天怎麼這麼晚啊?”

“我明天下午回去,手頭上的事情得趕緊完成。”

沈念茹無奈的歎了口氣,“你也要注意身體,別把自己當拚命三娘一樣。”

“沒有,我這是勞逸結合,明天回去了不就相當於休息了嘛。”

對佳慧來說,工作永遠是為生活服務的,贏得社會地位取得經濟上的積累,都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品質。

第二天下午,佳慧跟領導請假回雲縣,剛好趕上最後一班長途客車。

半路上天就陰了下來,一副要下不下的樣子,佳慧還挺擔心自己淋在半路上,慶幸的是,一直到下車,雨一直沒下,直到佳慧走到半路,才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一會兒陰一會兒晴,可把人折磨的夠嗆。”

佳慧聽到聲音抬頭看,那邊走著路邊嘀咕的可不就是婆婆張巧兒嘛。

“媽,你這是去哪啊?”

張巧兒沒準備被人這麼一喊,嚇了一跳。

“哎呦,佳慧啊,嚇得我,差點兒沒憋過氣去。”

佳慧笑著走過去,“我剛回來,媽你拿著傘去哪啊,今天不是周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