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個問題。

對於這一點,弘暄阿哥很是坦然,“都是皇阿瑪的兒子,兒臣希望自己是靠自己的學識得到皇阿瑪的看重。貴母妃如果有了孩子,兒臣高興還來不及。隻要兒臣好好和皇弟相處,皇阿瑪和十三叔就是兒臣的榜樣。”

在靜#

因為查不出張姑姑的具體來曆,再加上靜思身邊一直都有人服侍,張姑姑在靜思這裏的地位就有些邊緣化。

張姑姑感覺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但仍然認真做著本職工作,不爭不搶不辯解,十分的淡定。

“娘娘,您找奴婢?”張姑姑很快就站到了靜思麵前。靜思看著不卑不亢的張姑姑,吩咐白芷給張姑姑端一個凳子來,讓張姑姑坐下回話。

“謝娘娘恩典!”

“張姑姑,是這樣的。我想了解一下,往年宮裏的元宵節是怎麼過的。想到張姑姑你作為一宮掌事,一定是更為了解的,因此叫張姑姑你來說說。”

對於張姑姑,靜思還是很客氣的。能在宮裏出頭,做到有品級的掌事女官,靜思從不懷疑張姑姑的能力。隻要沒有證據表明張姑姑不好,靜思就不會主動的去給張姑姑挑刺。

“容奴婢想想。”張姑姑在心裏組織了一下語言,才將自己知道的元宵節章程說給靜思聽。因為和白術桃仁的地位不同,張姑姑嘴裏的元宵節又是另一番景象。

“奴婢記得,在太上皇四位太妃分掌宮務的時候,會吩咐內務府賞賜嬪妃宮人,奴婢有一次就有幸分到了一碗芝麻元宵和一支金簪。”

當時永寧宮隻住了幾位不怎麼受寵的常在貴人,連帶著張姑姑也不如其他的掌事女官體麵。張姑姑除了人人都能分到的一碗元宵,還能分到一支沉甸甸的金簪,的確是運氣很好了。

“除了給賞賜,娘娘們還會齊聚禦花園,參加太妃們舉辦的元宵燈會。皇上會在燈會上當眾賞賜最出彩的妃子,不僅能得到皇上的注意,還能得到最豐厚的賞賜。”

說起元宵節,張姑姑有許多的話說。靜思聽著張姑姑說起以前元宵節的事情,對今年元宵節怎麼辦,心裏有了一點譜。

靜思早起的時辰比大多數妃嬪都要晚,耿賢妃對此也是很清楚的。因此耿賢妃沒有來得很早。等奴婢們通報耿賢妃來的時候,靜思已經用過早膳好一會兒,在看遊記打發時間了。

“臣妾沒有打擾到貴妃娘娘吧?”耿賢妃看了一眼靜思手邊的書,笑著說道。耿賢妃對靜思是恭敬中帶著幾分親近,態度拿捏得很好,讓靜思生不出一點反感,反而想起了從前與耿賢妃的交情。

靜思請耿賢妃在自己對麵坐下,說道:“你難得來永寧宮,快坐下,我們好好的說會兒話。”

對於宮裏的事務,靜思是絕對比不過已經接觸宮務許久的耿賢妃的。靜思也不想把自己悠閑的時光,放到處理繁雜的宮務上。因此,靜思決定對耿賢妃的態度更好一點,讓耿賢妃安心的做事。

靜思的好態度,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了。對此,耿賢妃求之不得。耿賢妃生的弘晝阿哥和安麗格格還小,未來的變數太多,現在抓在手裏的宮務在耿賢妃心裏的分量不輕,是不希望靜思奪權的。

“怎麼沒見到公主?說起來,臣妾都許久沒見著公主了。”耿賢妃將帶來的冊子放在一邊,和靜思談論起了兒女。

隻要提到安寧格格,就不愁沒有話題可說。靜思略帶幾分苦惱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