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楊端和,羌傀以及旁邊侍立的小紅帽趙高,聽見秦王說出這話,無不驚駭。
雖說嬴政之狠辣,各人早有見識,無論是誅殺嫪毐,還是賜死呂不韋,哪怕血流成河也毫不留情。
然而像今日這樣,隻在片語之間便要坑殺數百人,著實令人膽寒。
王翦遲疑片刻,眉宇間閃過狠辣之色,轉身朝遠處秦軍示意。兩名百夫長隨即指揮秦軍士兵揮舞銚耰耨(1),當著在趙人的麵,奮力挖土掘坑,準備將其活埋。
長平之戰才過去不遠,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的故事在邯鄲家喻戶曉。趙人對秦軍活埋的套路並不陌生。
意識到自己悲慘命運後,被綁在邯鄲城下的各人莫不嚎啕大哭,更有人用趙國方言咒罵嬴政。稱他為“天殺的趙政!”。
天殺的趙政!
齊孟倒吸一口涼氣,不禁感慨,人和人之間為什麼這麼多誤會呢?他不過是想埋掉自己的童年陰影,怎麼就變成埋人了呢?
齊孟走到王翦身前,湊近大將軍耳邊,低聲道:
“王翦,寡人剛才說的“埋了吧”,是說把此事埋了,以後誰也不要再提起寡人與太後,當年在邯鄲受辱之事,寡人不是讓你把人埋了,“
王翦抬頭望向齊孟,眼神呆滯,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王翦,以後不要再胡亂埋人了,搞得咱們大秦好像是虎狼之國,寡人好像是暴君桀紂似得?”
王翦呆呆望向齊孟,雖然他沒聽過“搞“這個現代詞彙,不過卻已經清楚秦王此話含義。
一言以蔽之,秦王臭不要臉。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
山東六國,誰人不知秦是虎狼之國,秦王是虎狼暴君?
當然,這話是不能說出來的,王大將軍沉默片刻,模仿秦王語氣,低聲道:
“王上不辭勞苦,星夜趕往邯鄲,不就是為了給宣太後報仇,殺掉這些仇家嗎?臣聽聞太後貴體·······”
也不知道是誰給王翦的勇氣,他竟然用宣太後壓自己,齊孟表示很驚訝。
“宣太後在鹹陽對寡人說,從今往後,寡人不止是秦人的王,還會是天下的王,哪有君王屠戮子民的道理?“
”孟子曰,天下誰能統一?不嗜好殺人的君王能統一,譬如寡人。“
”所以,人就不要殺了,都放了!“
話剛落音,眾人盡皆嘩然,不止是王翦等人,就連侍立在旁的郎中軍們也開始竊竊私語。
齊孟這才意識到自己現在還不是後世專製皇帝,和康麻子雍正乾隆相比,先秦時代君主手中權力十分有限。
實際上,先秦時代,中國正處於由分封製向郡縣製過渡時期。遠遠談不上什麼君主專製,君王權力有限,君王所掌握的權力,大致與日本戰國時代的幕府將軍,歐洲中世紀國王一樣。
秦漢時代,三公九卿,哪怕是地方縣令,掌握權力都極大,否則也不會有漢初七王之亂。
正所謂“我領主的領主,便不是我的領主。”正因如此,秦漢時代,藩王公卿叛亂頻發,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嫪毐叛亂,昌平君叛亂,七國之亂,不勝枚舉。
好在秦王嬴政在秦國占據絕對權威。
原因很簡單。
嬴政此人,自陰謀中誕生,在陰謀中死去,經曆過各種政治風浪,要知道,這是位十三歲繼位,二十歲鏟除權臣,四十歲統一天下的君王,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
曆史已經證明,那些妄圖挑戰嬴政權威的人,最後都死得很饞,如嫪毐,呂不韋,昌平君。
雖然頗為驚詫,王翦還是立即下令,將趙人全部放掉。
幾個已經被秦軍推到坑邊,準備赴死的趙人,在得知自己被秦王赦免後,感動的一塌糊塗,紛紛跪倒在地,用生硬蹩腳的秦語大喊道:
“王上萬歲!萬歲!”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快,邯鄲城中幸存的趙人也跟著喊起萬歲。
王翦若有所思的望向這群山呼萬歲的趙人,抬頭望向齊孟,幽然道:“王上不是最厭惡儒生嗎?如何提起了孟子。”
“哦,此事說來話長,回鹹陽再說。”
再這樣胡謅下去,怕是兜不住了。這個王翦,果然很不簡單,狠辣而又心思縝密。曆史上,秦將王翦光芒被白起等人掩蓋。毫無疑問,如果秦王允許他在統一六國之中大開殺戒,那麼人屠的美名或許就不是白起的了。
之所以釋放這些趙人,除了聖母們的人道主義,更重要的是為了收買人心。
商鞅變法後,為攻滅六國,曆代秦王可謂是不擇手段,做出許多在後人看來也是驚世駭俗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