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林卿卿,就算所有人甚至、包括陳珂樂都不相信林卿卿,林行韜還是相信,那個會開心地朝著他跑來、希冀地索要一個懷抱,但是又會安靜地停下、轉身、肩負起責任的女孩,不會令大楚惹上妖禍。
“陛下,你要做什麼?”龍王的銀須拂過了林行韜的指縫。
林行韜抬起頭,看著遠方。
“化蛟,然後真相大白。”
為衛信報仇,為張況己報仇,還有不辜負卿卿。
作者有話要說: 那首歌是《多情種》。
大家說,電視劇裏,唐僧對女兒國國王動過凡心嗎?(女帝女帝,總是想起女兒國國王233)
原著倒沒那麼多感情糾葛。不過這一段看了還是有所感觸。
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禦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
第184章 神道功德(四二)
洛王王運站在城樓上, 眺望著東麵。
他不免恍惚了一下。
兩個月前, 他不過是一個漁家少年。
他本來是一名孤兒,被村裏的富戶周家收養過一段時間,後來在周家人的鼓勵下讀了些書,對書中昭武將軍的事跡心馳神往, 於是原本應該姓周的他又改姓王。
仔細想來,昭武將軍不算出名,比起琅王、陳大將軍和乾風侯差遠了。但王運就是覺得這位王將軍是個英雄。
他也不明白是哪一點令他這般覺得。
可惜漁夫中隻有王運書讀得多, 其他人給不了他答案。
後來,河神護佑下,許多地方的魚都不能打了, 王運書讀得越來越少以維持生計。他一邊叉魚, 一邊嚷嚷“殺敵,殺魚”,引來夥伴嘲笑。”
但即便生活並不富裕,他還是每年去墳上祭拜。
在救下了一條黑鯉魚, 在看到始皇祥瑞的時候, 他若有所悟,卻還是不甚了解。
直到他去洛王府呈報祥瑞, 聽到洛王說[我是洛王, 我豈不知虎豹軍隻服洛王?讀些奴顏婢膝之輩撰寫的史書就以為自己能照著瞎編了]時才反應過來。原來王將軍從未將忠誠改換。
“昭武將軍歎服,愈悔其主非始皇”什麼的,都是史官的溢美編造之詞。
王運在牢房裏,天上星光灑下, 隱約間明白了王將軍英雄在何處。
雖不叛主,但亦恨其主,兩難之下,身死報主而死。
難怪有人說昭武將軍其實不是個好將軍,槍指百姓,為虎作倀。王運想,倘若有一天,他也成為了將軍,倘若他被民意裹挾,倘若他被恩情裹挾,他當真還能一往無前嗎?
成為洛王後,他去墓上問,妖族全都要殺盡嗎?他救下黑鯉魚的行為,是對是錯?
但他其實也知道,這些問題在大戰來臨之際顯得可笑,特別是,其實是妖族先宣戰的情況下。
“不是人族要滅妖族,而是妖族要滅人族。”
東麵,來了兩隻舉著金棍的猴子。
王運當洛王,不是享福的,不是來讓他在妖分不分善惡的問題上思索的。
不管如何,已經來攻打人族的妖物,一個都不能放過。
他將長槍從城門上扔下,然後用腳尖踩住槍尾。
“洛王王運,率天下武人,在東麵迎猴王!”
他需要為父老鄉親而戰。
他需要為他洛水城的領民而戰。
他需要為大楚而戰。
“錚——”
槍尖上下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