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完人,虞不遮開始神擋殺神。

原來洛江龍王並不是第一個死在他手下的神祇。

殺神的舉動似乎令他感受到了關於天道的一些東西,他感到了天道的怒意。龍王畢竟是天生神祇,上天敕封。但是虞不遮不會停下,甚至於說,他早就想著要激怒天道了。

通過屠殺,他感受到了臨朝道統的進一步衰落,感受到了這方天地的異變,由此關於六亂的計劃已然在他心頭成型。

第一亂,王朝之亂。[他大笑:“大臨猶在!天何怒哉!”]

第四亂,道統之亂。[“真正尋道入道的道門有的被我殺了,有的則自絕道統,當真可惜。”]

第五亂,神統之亂。[“我虞不遮在此向天地言:洛江非江,為洛水河!”]

這三亂在他成為國師之前已經初露端倪,而當他成為國師後,其他三亂也緊跟而上。

每一層動亂出現都會引起天地本源——大道的震顫,天道將會及時調整,但是虞不遮卻將本源鎮壓在道宮之下,使得天下百年越來越亂。

隻有真正的大亂,才能引起天地變化。

“天之道,極則反。”虞不遮笑道。

這個時候的他看著依然年輕,但做了多年國師,談笑間已經具備了後來總是一副意味深長樣子的神韻。

這一天,他決定回家看看。

掐了幾個法訣,他跨過漫山遍野,回到出生的小道觀中。小道觀前的石頭上他年少時刻下的“遺仙居”三個字尚在,然而道觀裏沒有仙人,也沒有人。

虞不遮沉浸成仙之路,這時才想到自己離家已經幾十年了,父母可能以為自己死了。

而且父母隻是普通的修道者,幾十年的時間,他們也死了。

他繞到後山,看到一雙墳墓。

還有出生時看到的高高低低的廟宇,隻是沒有香煙升起,就和這寂靜的道觀一樣,蒙上了時間的滄桑。

“唯有成仙,可得長生。”他平靜地說。

林行韜卻在想龍王對他說過的——天道之下,唯有一死。

時光易逝,成仙之路易逝,虞不遮不過晚出生了幾年,就失去了成為仙人的路。

十八歲天師,二十歲國師,然後一百年,無有變化。

他白衣飄飄,跪於山頂,跪於父母墓前。

伸手往空中一揮,雲開霧散,叩問上天,是否有仙。

他再次聆聽著天地間的聲音,當他站起時,雲卷山撼,空中有光落下。

一如他出生時的霞光萬頃。

光落在他身上,他便自己成了光。

[他是這個斷絕仙路的世界最後的一道光。

宛若天地最後的憐憫。]

可是,對於虞不遮來說,天地的憐憫還在於送給了他另一束光。

是憐憫,也是殘忍。

作者有話要說:  相當於虞不遮的番外吧。

我想了半個小時要在有話說裏說的騷話,發現我騷不起來了。

肯定是被之前的有話說榨幹了。

第203章 神道功德(六一)

那一次回家是虞不遮少有的出王都。

其後百年他的真身都坐鎮道宮中, 居渺小之地,掌天下大事。

有一年,正清掌門在逃竄途中進入一家普通農戶家中,從被野獸啃咬得濺上鮮血的繈褓中抱出了一名嬰兒。農戶家外有一老樹, 在掌門輕撫過後悠悠然開花結果。於是嬰孩被取名為卜果子, 既是道名也是俗世姓名。

卜字開頭, 可見掌門是想把這名嬰孩收入名下,成為掌門弟子, 而在如今正清門人脈凋零的情況下,卜果子極有可能就是下一代掌門。○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