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怎麼繳納?我和我丈夫一起!”

“請你們將手臂共同放入窗內。”

窗口是可以向上拉開的,擠一擠,十幾條手臂還是可以放得下的。

在大家的注視中,這對夫妻共同分擔了費用,妻子分擔了絕大部分。他們向趙略道謝後將車開到了收費站,之後和大巴車的司機乘客們一同看著另一邊。

女人對收費站發出嘶啞的質問:“你為什麼不早說!你為什麼不把規則講清楚!”

收費站回答:“我沒有義務對每一名過客說一遍規則,我隻回答提出的疑問。”

這條規則也沒有寫在牌子上,還得靠著人類自己發覺。

趙略發覺了,他也驗證成功了。

他在聽到王熙臣說奔馳車四十幾萬時已經想到了這個可能性,並在說出“出兩百萬”這句話時幾乎篤定。

其實他和王熙臣一樣想過將東西毀掉,也想過將東西有償送給別人或者直接給那具屍體,但規則中的“進入這條路之時”卻限製了這點。

物品是無法交易的,那麼,生命呢?

收費站和人有生命的交易,人和人之間能不能也建立生命的交易最後交給收費站進行呢?

趙略不具備交易生命的力量,而收費站有。

從女人和她死去的父親身上,趙略幫王熙臣找到了一個隱藏的生機。

在他說出“也有可能是所有人一起承擔這輛車”這句話時,收費站雖然否認了,可否認的不是一起承擔的可能性。[你們無需為此繳費。]電子音說你們,而不是說問題中的司機。

如果大巴車是司機的,司機和乘客可以一起繳費嗎?

可以。

“這位先生讓您先下車去另一邊透透氣,他說費用他來交,我默認他將負責你的費用。”電子音不含任何情緒,“您可以不用自責,事實上這位先生的餘額本就不夠支付他自己的。”

也就是說,她的父親本就是活不到九十多歲的。

趙略聽到收費站的“安慰”,問道:“所以為什麼不提醒他們這條規則,你可以收取更多的生命不是嗎?”

收費站過了一會兒才回答他:“我本身並不在意無法收取的微小部分。人類終究是有極限的,九十九年,是我給人類設定的上限。”

所以隻有人類在時,數字隻有兩位數。

收費站也沒說謊,它連零頭都幫大家抹去了。

趙略問了收費站最後一個問題:“九十九年是一個人類的上限是吧?”

“是的。”

於是趙略微微放鬆,靠在收費站的顯示器旁,第二次說道:“我出兩百萬,為我和我哥買各位十年。”

——

王熙臣站得遠遠的,在意識到自己真的可以活下去時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驚歎於趙略的平靜從容。

趙略做的其實不是什麼驚天地的大事,如果在平時,肯定也有人會想到多人一起繳納這一點。但在怪異事件的壓迫、沒有死亡威脅的安全環境以及對收費站的試探失敗之下,很難有人有足夠的細心去觀察女人、有足夠的勇氣提出觀點、有足夠的財富實施計劃。

更沒有人有足夠的理由去多此一舉。

——隻有趙略想要救王熙臣。

王熙臣在趙略“也有可能是所有人一起承擔這輛車”時對趙略欲言又止。他當時看出趙略的心情,其實想說這和你沒關係。雖然是趙略一個電話叫他出來,但王熙臣是自願出來的,是他自己決定來開車來接人的,是他自己開進這條路的。

如果隻能最多兩個人承擔一百八十二年的話,本就要死的王熙臣寧願像女人的父親一樣把趙略的十三年一起擔了。

“好歹叫了好幾聲哥,長兄如父。”王熙臣想了想,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