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點頭,“我真是怕死了。”

☆、64. 比武2-由頭

比武當天,晴空萬裏,颯風獵獵,戰鼓擂擂。兵士在擂台周圍一圈整齊列陣,其身後各個營的營旗迎風招展。

呂益和一眾將領最後才入場。他身著靛藍長袍,腰係灰色腰帶,與平素裝扮並無不同,隻是幹淨整齊了些,胡茬仍是沒剃幹淨,表情卻比平時顯得嚴肅。他身後跟著左右二位將軍楊正卿與趙宥,皆是身著鎧甲,佩戴頭盔,頭盔上的紅纓迎風招展,好不帥氣。

楊正卿和趙宥身後各跟了四名大將軍,是統領四十個軍的將軍的大將軍。跟在八名大將軍身後的,則是孟桂山與另一位名為公冶宏的謀士。孟桂山主管後勤調動,而公冶宏則參與作戰指揮,兩人在軍中論地位來說,僅次於趙宥與楊正卿,在那八名大將軍之上,但由於此次是武鬥事宜,所以便被排在了最後。

十三人入場之時,戰鼓轟隆隆地震耳欲聾,鼓點也愈發密集了起來。列隊的眾將士高呼的“清平四野,滅偽立周”,想必是呂益集結眾人時所立下的幌子。

先帝的皇位來得有些不清不楚,這是周朝百姓們心照不宣的事情。

當年的清瑞帝周柄癸禦駕親征,戰死沙場之後,帝位理應傳給周柄癸的長子周頤澄,但親王周柄坤以太子尚年幼,二皇子又有疾病之名,集結了朝中的左右宰相、除兵部之外的三省五部,硬是給自己排了年號為清晏,成了皇帝。

此做法一不合禮法,二不合祖訓,朝中對此大為不滿、議論紛紛的大有人在。首當其衝便是樞密院和兵部。兵部中甚至流傳著清瑞帝其實並沒有死,隻是周柄坤對外公布了清瑞帝的死訊,並拿一具屍體冒充了清瑞帝的屍體,進行了國葬。

清晏帝即位的第二年,清瑞帝的兩個兒子也行蹤不明,太子據說是在禦花園玩耍之時掉池子裏了溺死了,二兒子據說是舊疾複發成了腦癱,終日隻會發呆和流口水。

與此同時,兵部的人遭到了大批清理,打壓武官立文官的事也做得愈發頻繁。呂家的呂老爺子便是在這個時候順應時局,從正五品扶搖直上做到了戶部尚書,名義上雖為正二品,但實際上卻比左右宰相更受器重,實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清晏帝去世,清軒帝繼位之後,朝中的文官勢力再度傾斜。左右丞相試圖打壓戶部勢力,於是呂家沒落被抄家,形成了現在這個局麵。

“清平四野,滅偽立周”顧名思義是指責周柄坤竊取帝位的事。周柄坤既然是竊位之名,那麼現在繼承皇位的,他的兒子清軒帝周頤湘,自然也是名不正,言不順了。

呂益用這個口號,無非是想打著擁立清瑞帝二兒子的名義去北伐,讓蜀中的十萬軍隊變成“恢複正統”的正義之師,而將朝廷的軍隊說成是叛臣賊子。

許白是第一次聽到,正不正義倒是無所謂,隻是覺得,當年呂家青雲直上與清晏帝的庇護不無關係,現在倒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呂益卻是利用著推翻清晏帝的名義去討伐他的兒子,著實諷刺。

但清軒帝周頤湘那邊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用了呂家之後又嫌呂家貪多權重,急忙將他查抄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帝王心思,其實都一樣。

十三人在觀禮台上站畢,呂益站在正中央,左邊是楊正卿、四名大將軍與公冶宏,右邊是趙宥、另外四名大將軍與孟桂山。台下瞬時安靜了起來,等待呂益頒令。

旌旗搖搖,彩旗飄飄,隻聽得風聲獵獵作響。

許白站在觀禮台旁邊最近的方格子之中,看著台上威風淩淩的諸位大將軍,還有那站在正中間備受敬仰的呂益,隻覺得自己離他十分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