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太子太傅(1 / 2)

長興島重建之初,董梁是所有人中最忙的,一邊要為長興島挑選精兵,一邊還要勸說附近的流民來島上居住,同時自己還擔負著大宋在象湖組建水軍的工作。除董梁外,其他人這段時間也都住在長興島上,隨著第一批居民的陸續到達,島上的各項工作也逐漸展開。雖然現在長興島上什麼都沒有,但是這些居民原本也什麼都沒有啊,剛上來的日子雖然苦了一點,但飯總歸是能吃飽的,還能擁有自己的土地,並且還不用交稅,這在外麵想都不敢想,日子至少也有個盼頭。除了從事耕作之外,也有不少人願意跟著金大堅等人學習手藝,石預也發給他們工錢,等船廠建好之後,他們製作的工藝品就可以走海路賣到宋、燕、齊三國去。

看著島上一切步入正軌,石落升算算時間鄧元覺也差不多該派人把自己召回建鄴了。於是把長興島交給了石預和淩振打理,自己帶著劉子玄和王倫返回濟州,董梁還是留在象湖繼續原來的工作。

“石將軍,你們終於回來了,前兩天陛下的聖旨已經送到濟州城,陛下正召將軍回建鄴,我這兩天派出人手到處找將軍您呢。”郭詡看見石落升三人終於回到濟州,也鬆了一口氣。

其實這段時間長興島那邊的情況郭詡也知道一點,特別是最近半個月不斷的有流民出海,郭詡就猜到和石落升有關,但是郭詡聰明的選擇了裝作不知道,也不去具體打聽,並且也暗示荀玉清不要去過問此事。

“噢,朝廷的任命已經下了嗎?那先恭喜先生升任濟州太守了,對了,我不在這幾天沒發生什麼事吧?”石落升聽到聖旨已經到了,郭詡仍然還在濟州,這就說明他的任命朝廷已經通過了。郭詡在濟州任太守,對自己的長興島也是有好處的,換個人說不定就把這件事捅出去了,這也是石落升讓鄧文英趕緊回去推薦郭詡的原因。

郭詡笑道:“濟州一切安好,除了正常的賦稅,其它的我已經全部廢除了,現在百姓情緒穩定,開始陸續恢複生產,城防軍也重新恢複了訓練。前兩天朝廷的任命到了,這次大將軍的提議陛下全部同意了,我為濟州太守,玉清為濟州城防軍的統領,董梁被封為五品綏邊將軍,出任新建的水軍統領,至於您和劉將軍、還有王先生待回建鄴之後再行封賞。”

石落升微微有些驚訝,郭詡和荀玉清的新職位被批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他們倆也是鄧元覺的嫡係。但是董梁被提拔為新組建的水軍統領還是挺出乎意料的,石落升原本以為鄧元覺會另派他人來做主官,讓董梁擔任副職,沒想到直接就批準了董梁做主官。

其實之所以鄧元覺會全部同意石落升的提議,一方麵是為了拉攏石落升,另一方麵也是覺得新成立的水軍,士兵都是以那三千禁軍和新收降的山匪為主,自己也不需要再付出額外的成本,再說水軍裏麵大多數是以前的山匪,他們以董梁馬首是瞻,自己就算再派一個主官過去,最後也會被董梁架空,意義不大。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鄧元覺認為大宋自從建國以來就沒有水軍,楚國也不臨近海,和楚國交戰靠的還是陸軍,所以也不是很重視水軍的建設,看到石落升有提議董梁也索性再送他一個人情。

石落升返回建鄴之後,首先就去了大將軍府。鄧元覺看見三人笑道:“你們可算回來了,這位就是王倫王先生吧,落升數次在書信中提到先生,說先生有治世之才,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

王倫趕緊上前行禮道:“草民見過大將軍,大將軍過譽了。”

鄧元覺哈哈一笑:“這次你們幾人都立了大功,郭詡、玉清、董梁他們都已經封賞過了,剩下你們三個明天隨我進宮麵聖,陛下一定會好好賞賜你們的,平定濟州叛亂,最後的功勞雖然被徐文哲搶走了,但是事情的經過陛下也是知道的,他記在心裏呢。”

聽到鄧元覺提起張曼成,石落升問道:“對了,義父,田太尉有沒有受到張曼成的牽連?”

鄧元覺搖搖頭:“田太尉這次反應真是快,因為提前派徐文哲斬殺了張曼成,所以陛下也沒有處罰他,最後判了一個功過相抵,其他幾大世家也隻能接受了。對了,明天麵聖,你們都有什麼想法?”

石落升道:“落升任憑義父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