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宋國新帝(1 / 2)

肖衍聽了心中十分不悅,如果不是肖徹已經死了,就憑肖道成這句話,就要為將來埋下一場禍亂。

“衍兒自知不如三哥,如果三哥還在世,衍兒情願讓出太子之位,並盡心輔佐三哥匡扶社稷。”肖衍這話說的有些違心。

肖道成也知道再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於是轉開話題:“大司馬這人狼子野心,但現在除了他之外,你也沒其他人可用。要是石落升和劉子玄還在就好了,他們兩人的才能足以匹敵鄧元覺和燕赤行,我們也不至於像今天這樣被動。”

直到現在肖道成仍不知石落升還活著的事情,他雖然知道楚地的西南地區已經被一股勢力整合,但隻知道這股勢力是屬於一個叫天羅教的幫派,領頭的人叫石預。

“對於燕赤行,你要像朕當年對鄧元覺一樣,軍事方麵可以完全放手交給他,不要有任何幹預。但政治方麵絕不允許他插手,朝堂也好,地方也罷,不能提拔一個他的人。”肖道成叮囑道。

強敵在外,手握兵權的燕赤行如果敢造反,那就會背上一個亂臣賊子的罪名,也會因此失去民心。到時鄧元覺就會打著為肖衍報仇的旗號,立刻出兵滅了他。

肖道成還想到了江湖勢力:“聽說天刀門已經全部搬遷到壽春去了,他們走了也好,留下來將來也會是鄧元覺的內應。天刀門雖然不在了,但江湖不能亂,俠以武犯禁,一定要扶持一個親近我們皇室的大門派,利用他們來震懾江湖宵小,不然這些零散的江湖勢力,也會成為民間動亂的隱患,燕赤行的神鷹堡倒是可以暫時接替天刀門的位置。”

肖衍默默地傾聽著,時不時的點點頭,他知道這可能就是最後一次聆聽父皇的教誨了。

一個時辰後,肖道成看上去有些疲憊:“好了,朕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了。去把寅兒、袁太尉和大司農他們喊來,可惜宇兒現在不在朕身邊。”

二皇子肖宇自從田裕隆死後,就請命調去最偏遠的龍川郡任太守,已經快有十年沒回過建鄴了。

袁成策三人知道肖道成病入膏肓,所以早就在門外候著,聽到肖衍傳喚,立即走了進來。

三人進來時,發現肖道成並沒有躺在床榻上,而是穿戴整齊的坐在書桌前,麵色雖然憔悴,但威嚴卻是不減。

袁成策擔心肖道成的身體:“陛下您怎麼起來了,鍾神醫說您需要多休息...”

話未說完,肖道成伸手阻止了他:“朕的時間不多了,以後大宋和太子就要托付給你們。二位都是國之棟梁,現在國家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能不能幫助新帝渡過難關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袁成策三人跪在地上痛哭:“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肖道成又慈祥的看著肖寅:“朕知道這麼多年來你心裏一直都怪朕,朕馬上就走了,你還怪朕嗎?”

肖寅早已泣不成聲:“兒臣不敢怪父皇,是兒臣不懂事,不理解父皇的苦心,以後兒臣一定會好好的輔佐新君,絕不會允許任何人侵犯我大宋的江山。”

眼見肖道成就要駕崩,肖衍即將即位,自己曾經為了爭奪儲位可是沒少對他下手,現在再不表態,隻怕將來肖衍登基之後,第一個就要拿自己開刀。

肖道成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滿懷期待的看了一眼肖衍,就此撒手歸西。

三天之後,太子肖衍在太尉袁成策和大司農高義的擁立下成為新的宋國皇帝。

肖衍登基後按肖道成的指示封了大皇子肖寅為梁王,加封大將軍鄧元覺為魏王,大司馬燕赤行為護國公,太尉袁成策晉升為丞相,加封安鄉侯,大司農高義晉升為太尉,加封西鄉侯。就連遠來奔喪的二皇子肖宇也被加封了祁王。

肖道成駕崩,鄧元覺雖然沒有親自前往建鄴吊唁,但也派了吳世奇代自己前去,他現在已經被封了魏王,在自己的諸侯國內可以有自己的屬官,所以不用擔心吳世奇會被肖衍扣下。如果肖衍真敢這麼做,那反而給了他一個出兵的理由。

一生之敵肖道成去世了,鄧元覺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高興,反而內心是唏噓不已。對手很多時候對自己的幫助比朋友還要大,如果沒有肖道成,今天的鄧元覺也不會坐擁大半個楚地,南麵稱王。

遠在蓉城的石落升、劉子玄等人收到消息也是感慨萬分,這段時間肖徹和肖道成相繼離世,讓他想起了以前很多和這兩人在一起的時光,肖道成雖然是利用他對付鄧元覺,但也不可否認,沒有肖道成就沒有石落升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