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那這就怪不得旁人了,都是朱庭訓自己自找的,丟了蓬萊也不冤。”石落升看完書信後,對楊逸道:“給竹中城主回信,讓他留下牛清源。先把他安排在琉球,等以後我們在中原也有了水軍,再把他調回來。”
楊逸點了點頭:“燕國太子朱祁堂在寧則風的扶持下,已經在晉興城即位稱帝,同時朱庭訓在安陽宣布退位。薑桓燕這一下算是徹底打亂了整個大陸的局勢,我們還想著燕國多少能撐幾年,替我們多爭取點準備時間,現在看來我們的計劃也要變了。”
“那還不至於,三哥能這麼快拿下蓬萊確實是出乎我的意料,但朱庭訓肯退位讓給朱祁堂,更是讓所有人都想不到。他這招比起當年熊煥自己逃跑,留下太子熊心守城確實要高出不少。當年鄧元覺打熊心都用了幾年時間,現在三哥打朱庭訓,我看這時間也短不了。”石落升對此的看法和楊逸有所不同。
“如果真像教主說的這樣,那蓬萊在齊國手裏和在燕國手裏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區別,我們的商隊依然可以正常通過。”
石落升現在是齊國的女婿,薑桓燕自然不可能帶兵去搶天羅教的商隊,最多也就是正常交稅罷了。
“這幾年戰火確實燒不到西川,但我們也不能偏安一隅,齊宋瓜分掉燕國之後,接下來要對付的可就是我們和秦國了,我們也得抓緊時間擴張勢力。”石落升對未來一樣存在擔憂。
“現在最好打的就是燕國,不如我們也出兵伐燕吧?”楊逸提議道。
“不行,在燕國最有影響力的世家就是朱家和寧家,我們天羅教和他們不僅沒有衝突,而且和寧家的私交還算不錯。如果我們也出兵伐燕,雖然短期內可以攻占一些城池,但也會和這兩家徹底決裂,甚至讓他們恨我們勝過齊、宋兩國。而這種恨意還會傳導給整個燕國百姓,百年之內都難以消除,這種後果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石落升當即拒絕了。
楊逸不是目光短視之人,一聽石落升的解釋就明白了,他之所以不肯出兵不是因為和寧家的私人友誼,而是看的更加長遠。
“教主的意思是想扶持朱家和寧家嗎?但朱家可是皇室,扶持他們對我們來說,並沒什麼好處。”楊逸又提出了疑問。
石落升笑道:“你的擔憂不無道理,朱家就讓他隨著燕國的滅亡而退出曆史舞台吧。但是寧家不能亡,我們得想辦法保住他們,哪怕是隻救下一個人,到時也可以讓他打著複興燕國的旗號,收攏燕國百姓的民心。”
楊逸這下徹底明白了,原來石落升是想等到燕國被齊宋兩國瓜分之後,再利用寧家打著替朱家報仇的旗號,出來和齊宋兩國爭霸,那時擁有百姓支持的天羅教未必就沒有勝算。
“教主深謀遠慮,屬下佩服,教主是已經選好寧不屈作為寧家的代表嗎?那我們得安排人手去南郡,等燕軍戰敗的時候救下他。”楊逸知道寧不屈和石落升等人的私交甚厚,故把他作為第一人選。
石落升也不避諱:“能救下寧不屈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不過田無忌想拿下南郡也沒這麼容易。就拿前楚來說,楚國雖然滅亡了,但是項楚還好端端的待在隨州呢。”
楊逸笑了笑:“這倒也是,說起來齊國的運氣也真是差,伐楚的時候碰到項楚這塊硬骨頭,結果全麵落後於鄧元覺。這次伐燕,又碰上寧則平和寧不屈這對叔侄,如果不是薑桓燕拿下蓬萊,隻怕又要被鄧元覺搶先了。”
“我這位義父不僅能力出眾,運氣還好的出奇,未來要是在戰場上和他相遇,隻怕有得頭疼了”別說是石落升,現在大陸誰提到鄧元覺不頭疼?
“既然將來無法避免與鄧元覺一戰,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吧,屬下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楊逸試探的問道。
“楊宗主有話盡管說,要不是當初聽了你的建議,我們也不會出兵江州,占領整個西川和大半個雲貴。”楊逸並不能簡單的用江湖人士來評價,他的戰略眼光也和他的武功一樣犀利,不然石落升也不會把中原的開拓任務交給剛剛並入的隱星宗。
“聽說教主您和大宋的水軍統領黃頌升以及濟州太守郭詡的私交都不錯?”楊逸問道。
“你是說我們借道宋國去出兵伐秦?”石落升立即就反應了過來。
楊逸讚道:“屬下正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從海上運兵去象湖,然後請郭太守幫忙借道濟州去偷襲秦國,隻是這樣一來就要和郭太守透露您還活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