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伏兵五嶗山(1 / 2)

肖寅掙紮著爬起身來,剛想要說沒問題,但偏偏身體不爭氣,又摔了下去。

燕赤行急忙走上前,一把扶住他道:“殿下不要勉強,還是身體要緊。這裏有十二萬大軍,以殿下現在的狀態,我實在不敢將他們托付於您,我還是給陛下上書,請他批準將您送回建鄴養病吧。”說完拱了拱手,轉身就要離開營帳。

肖寅忙一把拉住他:“大司馬放心,本王的病情已經有所好轉,相信要不了幾天就可以痊愈,用不著告訴陛下,讓他替我擔心,這段時間就先勞煩大司馬替我打理軍務。”

肖寅可不想回建鄴,向自己曾經的競爭對手俯首稱臣,心裏別提有多難受。他心裏清楚,要不是現在肖衍無人可用,說什麼也不會派他來秦國。如果就這麼回去了,以後不可能再有機會重回大宋的政治舞台。

“那楚地的戰事怎麼辦?那邊的戰機也是稍縱即逝,耽擱不得啊。”燕赤行抓住肖寅的心理弱點不依不饒,想讓自己不給肖衍上書,光是讓出秦國的指揮權還不夠,楚地那邊你也得想辦法解決了。

肖寅無奈隻好道:“丹陽的留守魏中行將軍跟著大司馬多年,也是久經戰陣,讓他以八萬大軍對吳騰的三萬,應該是穩操勝券。本王這就給陛下上書,楚地的軍事暫由魏將軍負責,大司馬你看如何?”

燕赤行心中自是歡喜,神情卻擺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先暫時就這麼辦吧。殿下您先好好養病,我們就不打擾了,告辭。”

“大將軍,剛陛下昭告天下,說您違抗君命,擁兵自重,意圖不軌。現已下旨將我們都定為叛逆,並封丹陽留守魏中行為討逆將軍,率兵八萬攻打我們的荊州。吳騰將軍剛剛打了敗仗,手上隻有三萬守軍,恐怕很難守得住吧?”周雲景在結束伐燕之後,也回到了鄧元覺身邊,聽到夏口失守、荊州戰敗的消息趕緊過來彙報。

鄧元覺神情依然鎮定自若,沒有絲毫的慌亂:“放心吧,領軍的隻要不是燕赤行,吳騰就一定能守住。不過夏口已失,荊州的戰略地位也不重要了,吳騰在那裏不過是替薑桓燕擋住魏中行而已。”

說完鄧元覺又歎了口氣繼續道:“雖然我早有準備,但陛下真撕破臉麵與我交戰,還是讓我很不是滋味。想我鄧家世代忠良,到了我這代,居然成了叛逆,真是愧對列祖列宗。”

“父親,這不是我們的錯,是陛下先要對我們下手的,我們隻是自衛反擊而已,若是任由他們宰割,導致鄧家衰亡,那才是真正的愧對列祖列宗。”一旁的鄧文傑忿忿不平。

周雲景也開解道:“文傑將軍說的對,我們現在四麵環敵,也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還是趕緊想想該如何退敵吧。”

鄧元覺點了點頭,開始分析當前的形勢:“薑桓燕兵分兩路偷襲荊州,本來是可以打敗吳騰的,但最後卻放了他一條生路,目的就是讓吳騰在荊州替他們擋下丹陽的八萬大軍,而他們自己則可以騰出手來專門對付我們。”

“那薑桓燕是打算出兵隨州嗎?他加上田無忌可有三十五萬大軍,雷正明肯定守不住的。”周雲景麵帶憂慮。

鄧元覺搖了搖頭:“薑桓燕不會打隨州的,因為他知道隨州一旦有失,我就會撤回壽春,到時這場戰爭就變成了持久的消耗戰,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不是隨州的話,那隻能是柴桑了。薑桓燕是打算走我們當初滅楚的路線,柴桑、舒州、徽城,然後是壽春。他這是想慢慢蠶食我們,如果我們現在就撤回壽春,那就要放棄壽春以北所有的城市,相當於放棄了小半個楚地。”鄧文傑一邊指著地圖一邊道。

“不錯,薑桓燕知道但凡有一點辦法,我都不可能直接放棄這麼多地方,所以在他打下徽城之前都不會對隨州用兵。雲景,我先給你兩萬輕騎,你速速趕去柴桑駐守,柴桑是薑桓燕行軍路線上僅次於壽春的大城。當年高克恭憑借此城的堅固都能和我交戰數年,你也可以憑借此城拖住薑桓燕。至於兵力方麵,稍後我會讓吳世奇從後方再給你調八萬大軍過去。”鄧元覺對周雲景道。

周雲景看了看地圖,略一思索,問道:“從我這到柴桑最快也要半個月的時間,而從夏口到柴桑隻要三日,我怕等我趕到的時候,柴桑已經失守了。”

“如果柴桑失守,那你就去守舒州,舒州雖比不上柴桑堅固,但也是一座重鎮,你隻要不讓薑桓燕接近壽春,我們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鄧元覺已經預判到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故早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