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笑著看何東勝:“你就不好奇?”
她氣若遊絲,真是有生以來難得說話如此柔聲細氣。
何東勝卻聽得心酸:“我有什麼好好奇的,你好好睡覺就行。”
他不好奇,李偉民卻好奇的要死了。
他從餘教授口中聽到了當年用瘧原蟲來治療神經性梅毒的軼事,立刻覺得這世界實在太玄妙。
晚上的時候,常年在衛生院值班的小李大夫又繞過來跟餘秋感慨:“都以為是會死人的東西,居然還能救命?你說這東西到底是好是壞呀?”
餘秋睡了一整天,還發了一身汗,吃過晚飯又痛痛快快洗了個熱水澡,雖然腿腳還發軟,倒是能夠勉強說話了。
她慢條斯理道:“你說砒霜是良藥還是毒藥?”
李偉民被問住了,找不到話來回答。砒霜當然是毒藥,鶴頂紅哎。可是砒霜同樣也能夠治病,白血病不就是用砒霜在做治療嗎?以毒攻毒的效果可真好。
餘秋聲音輕悠悠:“我們對於疾病的認識,隻是浮出水麵的那一點兒冰山角,大海底下冰山的真麵目,我們很可能連邊都沒有摸到。”
她又喝了口糖水,晃晃悠悠地開始給學生講課,“你就說瘧原蟲吧,它不僅在歷史上被用作治療過神經性梅毒,還有人用它治療癌症跟愛滋病。這原理其實是免疫學療法,就是喚醒患者本身的免疫調節機製,讓人體免疫機能去攻擊癌細胞以及愛滋病毒。”
李偉民滿臉茫然:“愛滋病是什麼?”
餘秋趕緊往回找補:“就是一種病毒感染。”
她穿越過來之前的2019年春節階段,就有瘧原蟲治療癌症的相關文章刷屏。有專家依靠瘧原蟲感染病人來治療癌症,據說有病人效果很顯著。
不過對此各方的態度眾說紛紜,有不少人詬病實驗沒有經過足夠的步驟論證,設計很不嚴謹,在沒有經過充分實驗論證的情況下直接開始招募臨床病人開始試驗,其實不合規定,也不符合醫學倫理道德。況且所謂的治癒也就是兩年生存,根本達不到臨床上5年生存期的要求,完全談不上是治癒。
也有人說這可以是個方向,畢竟瘧原蟲曾經治療神經性梅毒成功過。醫學的很多發現,有的時候就是偶然,從孤立的現象開始,最後得到統一的結論。
既然現在瘧疾已經是一種相對比較容易治療的疾病,那麼用它來殺滅癌細胞,總比病人實在沒招等死來的強。
餘秋這個療法有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於她剛上臨床實習的時候碰到過的一位瘧疾患者。
準確點兒講,這人是被診斷出胰腺癌以後感覺人生沒希望,治療也沒什麼意義,索性開始遊遍大江南北,還順帶著跑了一趟東南亞,回國以後不久他就發燒了。
最開始就診的時候提供病史,他並沒有提及自己外出旅遊的經歷,加上國內基本上已經沒有瘧疾患者,所以醫生以為他是感冒,直接按照感冒給處理了。
結果可想而知,這人燒的死去活來,一連好幾天都高燒不退,各種查血都沒有發現問題之所在。
畢竟臨床上診斷疾病都是往常見病多發病的方向想,真正疑難雜症罕見病是少數中的少數。後來因為用了不少藥都沒效果,醫生再過去詳細追問病史,患者才承認自己去泰國旅遊過。
因為他想要人生最後一把放縱,點了人妖體驗生活的刺激,所以回國之後他不願意提及這件事,尤其是在自己的老婆麵前。
當時大夫們嚇了一跳,擔心這人感染了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