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那樣風險實在太大了。
正常情況下,醫生會提供幾個處理方案,講明白各自的優勢與劣勢,讓病人自行選擇。醫生不敢替病人決定任何事情。
可是現在,她忍不住,她迫切的希望這個人儘快躺在手術臺上,然後開刀解決問題。
因為她清楚地知道,歷史證明了此時的保守治療無效,等到實在支撐不住再上手術臺,連刀都開不起來了。
可是老人還是謝絕了她的建議,反而認真地問起來:“用藥呢?大夫,我聽說有的藥效果不錯,不用開刀就處理好了。”
餘秋微微低下頭,緩解自己激動的心情:“您說的應該是絨癌與白血病吧,沒錯,這兩種疾病經過合適的藥物化療之後,的確治療效果非常好,可以認為是達到了痊癒。
不過這兩種疾病與平常的比方說肝癌,肺癌,胃癌這些疾病不一樣。您可以認為是他們沒有明顯的原發病灶,在身體裡頭到處都是。有原發病灶的首要的處理手段仍然是手術,大資料證明這種方式最為有效。”
關於這一點,直到半個世紀以後也沒有改變。而且更加強調病灶切除的乾淨對於癌症預後的幫助。
老人麵色仍舊溫和:“謝謝你大夫,你費心了,不過我有事情要做,恐怕不能開這麼大的刀。”
“我知道,您是害怕恢復時間太長,會耽誤的正常工作。但是我想說您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餘秋拿出了筆記本,開始給老人做起算術題,“有句古話說叫做長痛不如短痛,治病也是一樣的。我們來算一算,開刀與不開刀,後續治療所需要的時間究竟是哪個多?
不說其他的疾病發展以後會導致的症狀處理起來的麻煩棘手以及低效率,我們就說說您現在已經出現的血尿問題。
血不會無緣無故產生,它肯定是從您的血管裡頭流淌出來的,這麼一來的話就意味著你體內存在失血現象。
血淌的多了就像一家銀行,沉入的款子還是以前的水準,但是掏出去的貸款卻急劇增加,時間久了入不敷出便導致赤字,也就是失血性貧血。
您的身體會承受不住,在這種情況下可能補血藥沒有太好的效果,那隻能輸血。像大出血的病人那樣進行輸血。
我們算一算,每次輸血需要多少時間?輸血速度不能快,過快的話會增加風險。一袋血,速度再慢也得20分鐘才能輸完,而且輸完之後並不是立刻就可以離開,您還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況且輸血本身也存在很多風險,有些疾病可以通過血液製品進行傳播,比方說乙肝丙肝之類的傳染病。這在現有的檢測水準下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的。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醫生在南部數學的情況下,都儘量不選擇輸血的原因。”
她抓著筆就開始做計算題,這種輸血不會隻存在一次,或許後麵連續存在很多回。
一旦輸血的話,就意味著工作必須得中斷。這種鈍刀子割肉,瞧著好像不嚴重,但實際上消耗的時間其實更長。
因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需要輸血了,況且隨著疾病進展越到後麵這種情況越嚴重,單純的輸血治療都沒辦法解決問題。
“血尿除了會讓您的身體迅速衰弱下去,還會導致一個很頭痛的問題,就是血液會在尿液中凝結成塊,直接堵塞了輸尿通道,您會尿不出來。”餘秋滿臉認真地強調,“這個造成的痛苦,甚至會遠遠超過出血尿本身。我見過這種情況的病人,倍受折磨非常痛苦。”
老人耐性很好,餘秋如此囉裡囉嗦都沒有讓他流露出不耐煩的神色,他神態依舊溫和:“大夫,謝謝您,但我真的沒有時間開這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