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段(2 / 3)

餘秋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轉頭看過去。

病人的母親愁眉苦臉:“我家姑娘結婚已經四年多了,始終懷不上孩子。現在他們小倆口因為這個矛盾很大,我姑娘特別痛苦。”

餘秋瞧著那姑娘的臉,的確蒼白又憔悴,看上去沒什麼精神,顯然為了懷孕的事,她沒少受折磨。

林教授仔細看了病人的檢查結果,又詳細地問情況:“沒有去調理嗎?通水擴宮還有造影有沒有做過,上藥了沒有?”

“辦法都用盡了,子宮丸也用了,就是不行,那邊大夫說沒有其他辦法了,我就想求你老人家伸伸手救救我姑娘。”

中年女人抹起了眼淚,“再這麼下去的話,他們小倆口肯定得離婚。”

林教授微微皺眉:“可是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呀。這是我的學生,不過我的手藝她已經學了不少,積累的經驗也多。我這個老師不比她高明。”

那中年女人大失所望,旁邊的年輕姑娘更是痛哭失聲。

對她而言,林教授已經是最後的希望,現在林教授都給她判了死刑,她的人生都黑漆漆了。

林教授滿懷同情地看著這位年輕的姑娘,卻隻能無聲的歎息。總有很多疾病是沒辦法處理的,不孕不育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餘秋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即使沒有孩子,人生也不代表沒有希望啊。況且懷不了孕這種事情,原因可能在男女雙方,不一定是女方的責任。你要放鬆點兒,不要精神壓力這麼大,不然的話更加沒有希望懷孕。”

其實這個道理應該很容易想清楚的呀。古代有那麼多皇帝沒有子嗣,難道是因為他的後宮就這麼巧,那麼多妃子集體不孕不育啊?

隻不過她的安慰,對於一心希望做母親的年輕姑娘來講,並沒有什麼效果。她還是跟著自己的媽媽走了,沒有理會餘秋。

林教授看了眼年輕的大夫,委婉地指出:“你要多諒解病人的痛苦,你年紀太小,可能還不能體驗女人渴望做母親的心情。其實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你這樣的話很可能會給她造成無謂的希望。她懷孕的概率已經很低了,到時候懷不上的話,她受的打擊會更大。”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餘秋踟躕,“就像育秧苗一樣,種子在別處育秧,然後再移栽到稻田裡頭。”

她抬起了頭,“人也一樣,丼子與欒子在體外結合,形成受丼欒,長到一定的程度,再重新移植回母親的子宮,然後生長發育成熟再從母親的肚子裡頭生出來。”

第355章 悲喜兩重天

餘秋野心勃勃喪心病狂,她要建立起國內第一家醫學生殖中心。當然,如果她醫學史沒學錯的話,現在也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家。

輔助生殖技術或者狹隘點兒講叫做試管嬰兒技術的出現,在醫學倫理學上曾經掀起過軒然大波,但是對於萬千不孕不育的家庭而言,卻是絕對的福音。

餘秋在穿越前看到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已經超過600萬人是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這個資料看似很龐大,但是相對於不孕不育,需要通過該項技術進行輔助生殖的人口而言,又很少。

不說國外的例子,就說國內,每年約有2億適孕產婦,其中不孕不育患者有10%~20%。沒錯,能夠成功懷孕的屬於幸運的大部分,但是這不幸的少部分真沒那麼少。

在這些不孕不育患者當中,需要做試管嬰兒的占20%~30%,也就是大約500萬人左右。這相當於一個中型城市的人口,但是國內所有生殖中心加起來,每年也就做了20萬到30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