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仁和。’
她,知道軒轅聿是一定會過來的。
縱然,他會因著那女子失去分寸,這一次,為了那女子,他也必須來。
因為,關乎到那個女子的命!
一柱香的功夫,軒轅聿方出現在殿外,她透過燭影望去,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什麼事,能讓她這個兒子,憔悴成這樣。
下頷上,一日之間,滿是密密青青的胡茬,他的眼神深黝處,她看得懂的,僅有落寞。
現在,就這樣。
以後呢?
她不敢往下去想。
“皇上,辛苦了。”未待他按禮請安,她說出這句話,免去那些虛禮,“不知醉妃誕下的,是我們大巽朝的皇長子呢,還是二公主呢?”
問出這句話,波瀾不驚的語音下,是暗濤湧動。
“是二公主。”軒轅聿卻絲毫不為這些湧動所擾,淡漠地道。
“皇上,這,四字,是什麼意思?”太後的手一指那匾額。
軒轅聿沒有抬首,那四字,他是清明於心的,巽朝每一處議政的殿宇都會懸掛這四字的匾額。
當然,太後的意之所指,他也是清明的。
“取中庸正直,仁愛和諧之意。”
“皇上原是知道的,可,皇上今日所為不覺得有悖於這四字的教誨麼?”
“母後又想說什麼?”軒轅聿冷冷說出這句話,“朕該說的,一早都和母後說過,今日,沒有再重複的必要。”
“好一句沒有重複的必要,皇上的意思,是指什麼重複呢?”
“當年,母後不也用這法子,將騰偷梁換柱麼?”
“哀家那麼做,有什麼錯麼?沒人能保得了哀家,哀家自個保自個不行麼?”
太後的唇顫唞著,說出這句話。
是的,在軒轅聿漸大時,她就不曾去瞞他這些。
畢竟,她是他的生母,她不願意,她的兒子,隻當她是他的養母,認定生母是慕淑妃。
所以,哪怕,告知真相的結果,是換來他的不屑,她仍是坦白這一切的。
當年,她和慕淑妃同時懷得身孕,也在那時,她因著往禦花園看宮人們替她放母子平安的許願燈。
風吹,那燈,順著湖水,一徑地飄去,她一路跟去時,卻終讓她懷孕後本來平和的心境起了變化。
一名昔日小產後不再得寵的嬪妃亦在那湖中放著許願燈,那嬪妃的燈一直就回旋在原地,隨著她的燈飄來時,一並被掀翻於湖中。
這,無疑是不祥的。
她斥責那名嬪妃,那嬪妃死死盯著她隆起的腹部,不過一會,語音低暗地道:
“你莫以為,自己懷了龍嗣就了不得了,若真是皇子,死的就是你!”
這話說得極是低沉,卻是字字入了她的耳,也落進離她不遠處宮人的耳中。
翌日,自她懷孕以來,頗為冷落於她的軒轅煥親臨宮中探望於她,並說,雖過了暑氣,這宮裏,也實不適宜養胎,將刀子和慕淑妃一並安排至頤景行宮待產,並交由彼時的馮院正親自保胎。
這道聖諭看似是關心她的胎兒,但,她從身邊驟然換掉的宮人麵孔中深知,一定發生了什麼,及至在往頤景行宮的途中,從馮院正口中得知,那名嬪妃當晚就被接著大不敬宮規處死時,她知道,那看似荒誕的話,或許,隻代表一種意味,就是事實。
幸得,馮院正,是陳尚書令交付好好照顧她的人。
她亦為了自己的生,懇請馮院正無論如何,要保她這一命。
若自己生的是公主,那萬事無礙。
若自己生的是皇子,千萬請馮院正想法子求個周全。
馮院正深受過陳尚書的恩德,包括這院正一職,都是陳尚書一路舉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