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班前,牛益斌和楊眉的方案終於趕了出來。
陳一新對兩人的方案比較滿意,還特意走過來,當麵表揚了幾句,說名校出來的果然高人一籌,思想很有深度。
兩名新人頓時一掃上午的鬱悶,眉開顏笑地。
由於王副要看,陳一新沒表態三人的方案誰優誰劣,主要是在等王副的態度。
第三天。
采訪中心一如既往地忙著,老劉更是焦頭爛額,舍了命打聽“神曲事件”主人公,但除了徒增幾根白發,沒有任何收獲。
陳一新越來越焦慮,如果五人小組失敗,那麼他這個主任的能力就要受到質疑了。因為這五人,全力撲在查找“神曲事件”真相上,三天沒提供幾隻稿子。
本地網絡上,一番轟動之後,熱點在第五天達到頂峰,隨後出現了往下走的苗頭,旋律再好聽,但音質不佳的視頻,已經讓網民感受到聽覺疲勞。
越來越多的評論開始不耐煩,對音頻質量的抨擊變得集中。
這時候,如果沒有更新鮮的熱點出現,“神曲事件”就有可能被人遺忘。
畢竟,魚隻有7秒鍾的記憶,網絡,隻有7天的熱度。
任何一個其他熱點出現,就能逆轉形勢,使人們去追逐新的熱點。
但如果能做到全曲上網,而且由專業人士來演唱,這首歌,不僅會再次爆紅本土網絡,而且能擴散至西南整個區域。全國走紅,也不是沒有可能。
陳一新和旅遊局的人電話密切,但都想不出更好的法子,賞金已經提高到了兩萬元,然而就算提高到20萬元又有個卵用。
陳一新腦後一圈頭發,明顯又被揪掉了一撮。
雖然全市媒體都沒能挖出更深的新聞,但作為昔日蜀都市紙媒的主力軍,在這起事件中沒能打開局麵,這讓升任主任才一年的陳一新很沒麵子。
蜀都都市報,在傳媒圈裏,也會很沒麵子。
這幾天,3名新入職的見習記者,各完成了幾篇稿子,有規定選題,也有自選題材。
許凡沒有用太大心思采寫這些稿子。他是來做大事,不是來寫小稿子。
要做的事,將顛覆傳統新聞理念,開辟一個質變性的融合媒體時代,寫小稿,那多耽誤時間。
陳一新對許凡的稿子評價不高,許凡知道,他是故意打壓。
雖然自己沒用全力,但這幾個稿子的質量還是非常過硬的,不是牛益斌和楊眉兩個新人所可比。
作為資深媒體人,陳一新不可能看不出來。
仍舊是給許凡穿小鞋,這貨忘不了電視台麵試時的那一幕。
心眼太踏瑪的小!
中午12點多。
老劉麵色灰暗地從外麵采訪回來,一頭紮進了主任辦公室。
10多分鍾後,老劉從主任室出來,衝許凡這邊喊道:
“3位新人,經主任同意,你們下午被調配到我們特別報道小組。許凡,我派你去武侯祠公園,專門向那些住在附近又經常逛公園的人打聽,如果打聽到有誰見過那位吉他彈唱的原唱者,我給你記頭等功!”
“牛益斌,我派你去公交公司采訪司機,凡是經過武侯祠公園的幾路公交車,你都給細細查問,有沒有見過背著吉他的年輕人。”
“楊眉,你去武侯祠公園附近的幾條街,采訪沿街店主,目的和牛益斌的一樣。”
“不要耽擱時間,現在就出發!”
許凡笑笑,抬頭看了眼站在主任室邊,滿臉黑線的陳主任,依言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