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一些做人的道理。
那時候他時常想,要是自己有個這樣的父親該多好。可是他身份尷尬,仔細論起來,他比二爺輩分還大。到了泉州後,公開場合裏,李姝讓莊小郎管自己叫表嬸,管趙世簡叫表叔,裝作是親戚家的孩子。
莊小郎特別喜歡這個身份,他不再是姨娘的弟弟,而是表侄,他和慶哥兒手拉手做表兄弟,沒人說一句閑話。
很快,他就要回京城了。京城裏有最疼愛他的姐姐,還有自己的親外甥女。他又成了姨娘的弟弟,不過,他已經不在乎了。
十三歲的莊小郎,心性開始成熟。這幾年,二爺指導他良多,特別是他搬到了平康坊之後,二爺一回家就問他的功課,還會給自己講官場上的事情,二奶奶細心照料自己的生活,如今,自己也該回報他們一二。
這該死的輩分!
李姝給慶哥兒和莊小郎一人做了十幾身衣裳,她把泉州手藝最好的二十幾個裁縫全請了來,就在家裏做,一天的功夫,全部做好了,春夏秋冬都有。元帥夫人相請,沒人敢不來。
兩天後,就在鄧公公和英國公都為難的時候,趙世簡帶著慶哥兒和莊小郎一起去找了英國公。
趙世簡說得很體麵,“公爺,蒙聖上不棄,讓我鎮守東南,我自然不敢懈怠。但我家裏還有老父親在堂,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犬子已經八歲,我預備讓他回京城替我孝敬老父親。因他年紀還小,內子不放心他單獨上路,恰好聖上召公爺回京,晚輩特來相求,請公爺幫我帶他回京,交給他祖父照看。”
英國公歎了口氣,“安之不必擔憂,老夫定然將令公子毫發無損地交給令尊。”
趙世簡拱手道,“多謝公爺!明兒早上,我再帶他過來。”
英國公揮揮手,“去吧。”多餘的話,他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呢,骨肉分離,旁人說什麼安慰的話都顯得蒼白無力。
當天夜裏,三郎又回來了。
最近,他跑到好遠的地方去找一位當地名儒。李姝給他帶了些銀子,就打發他去了。可巧,今兒夜裏回來了。
三郎聽說慶哥兒要回京,想了想,跟趙世簡說,“三姐夫,我送親哥兒回京吧。”
趙世簡看了看他,笑道,“你不繼續遊曆山川了?”
三郎笑了,“我出來兩年多了,也該回去看看了。遊曆的事兒,以後日子還長著呢。再說了,這一路回京城,也當是遊曆了。我帶著莊小郎和慶哥兒,我們一邊玩一邊回京城,豈不更快活。”
李姝聽見了,忙不迭地點頭,“那可太好了,有三郎你在,我更放心了。莊小郎雖然穩重,但還是個孩子呢。不過有一樣,你既然要送他們回去,就正經送,回去讓阿爹阿娘看看你。你可別半路上跑了,更不能把他們兩個拐跑了。”
三郎哈哈大笑,“三姐姐你還把我當小孩子。”
李姝立刻吩咐順寶把三郎的東西打包好。順寶這兩年跟著三郎到處跑,打包行囊最是拿手,三下五除二就把三郎那點子東西全部包好了。李姝想著回了京城三郎有父母照看,不用給他準備太多東西。
等吃過了飯,李姝親自帶著封娘要給慶哥兒洗澡,慶哥兒有些不好意△
趙書良回來後很高興,夜裏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吃飯,並拿出銀子,讓莊姨娘給兩個孩子好生置辦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