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論壇

瑪雅不隻是個傳說

作者:深北以北

幻聽·天耳通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用美女蛇的故事告訴我們:

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

花飛佛地三千裏,人在瑤池十二層。

這亦仙亦幻的美景,形容的正是道教聖地——茅山。

公元2010年。茅山。冬季。

夕陽的柔光細細地散落到山腰上,矮鬆披銀,竹林頂雪,在黃昏的光線中微微泛著柔和的粉色。

坤元觀。後院中。

一陣咯吱咯吱急促踩雪的聲音傳過來,不大會兒的功夫後,竹林裏快步奔出來一個女孩子。

她大約雙十年華,身著青色道袍,外罩大褂,頭戴蓮花冠,不太標準的瓜子兒臉上嵌著一對明亮的大眼睛,兩頰略帶點嬰兒肥。

此刻,她雙頰微微泛紅,額頭冒著微汗,胸口起起伏伏,嘴角緊緊抿著,眼中神色複雜,正心有餘悸地看向身後的竹林。

起風了,竹梢頂端鬆散的積雪簌簌而下,細細的風雪聲中,似乎還夾雜著一聲輕輕的呢喃:“池遲……”

而那個從竹林裏跑出來的叫池遲的女孩子,卻更加地驚恐了,她伸手掩住耳朵,頭也不回地轉身飛奔起來。

……

坤元觀是茅山上一座曆史悠久,香火綿盛的坤道道觀。

觀中除了主持、監院兩位全麵負責人之外,另設有客、寮、庫、帳、經、典、堂、號八大執事,分頭負責八個方麵的事務。

池遲是這座坤元觀裏的一位知客居士。

所謂知客,就是接待賓客的意思,尤其是一些重要賓客。

道教教徒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出家的稱為道士,不出家的就稱之為居士。

眼下正是過年之前坤元觀裏最忙的時候,先是要組織幾場大大小小的廟會,接著還要籌備大年三十晚上“迎新撞鍾”和大年初一早晨“爭上頭香”的種種事宜。

坤元觀現如今的主持是靜慈師太,她是池遲父親的同窗好友,因此從很小的時候起,父親接到任務忙起來的那幾個月,池遲就會被寄養到坤元觀中。久而久之,她已經將這裏當成了第二個家。

……

冬季裏白天總是短的,忙著忙著不經意間,晚齋的銅鍾就敲響了。

晚齋後,她沒有回自己居住的知客寮,而是輾轉著來到了靜慈主持的禪室門外,躊躇著要不要進門。

咯——吱——

忽然響起的開門聲音讓門外的池遲身子一顫,心髒不受控製地砰砰直跳,手心也迅速地濕潮起來。

從門裏出來的是坤元觀裏的監院靜慧師太,手裏拿著功德簿和一枝羊毫玉蘭蕊的湖筆,應該是結合功德簿剛剛和主持師太擬定了“迎新撞鍾”的香客名單。

監院師太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日複一日地臉上從來隻有一種表情,就是沒有表情。

此刻她也是沒有表情地瞅了池遲一眼開口斥道:“道法圓融,內修外煉。你慌什麼!”

監院師太素來嚴厲,並不因為池遲是未出家的居士而有所通融。

池遲也為自己剛才的表現大感慚愧,她低頭受教,回了一聲:“弟子知錯。”

監院師太知道池遲有事,沒有過多耽擱,側身讓開位置說:“三日內將《道德經》謄抄一遍。進去吧。”

池遲向監院師太恭敬施禮後,方才轉身進了主持師太的禪室。

主持師太閉目打坐在一方蒲團上,聽到她進來,就慢慢睜開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