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的職務安排就這麼定了下來。
對於呂憶的這個決定,所有人都很滿意。
趙雲很顯然不是看重這些東西的那種人,不然的話在原本的曆史裏他也不會在公孫瓚麾下呆了那麼久卻依舊默默無聞。
因此,他自然不會對於呂憶的安排有什麼不滿。
而對於完全不了解自己弟弟實力的趙風來說,趙雲剛剛參軍就能當個副將,已經很不錯了,他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至於張遼,平白得了這麼一個武藝高強的副將,他高興的都快哭了,又怎麼會有意見?
嗯,沒錯,就是這樣,皆大歡喜。
大家都很滿意,也都很高興,所以酒樓內外再次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
劉宏駕崩。
皇甫嵩和朱儁都被召回了洛陽。
雖然廣平和長社的漢軍並沒有召回,但是很顯然,短時間內漢軍和黃巾軍之間都應該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戰事了。
至少在新帝登基之前。
在這種情況下,位於前線的一些世家子弟也都被各自的家族紛紛召回。
其中,也包括了袁紹,袁術,還有曹操這三個狐朋狗友。
在這三人當中,現在最不得意的可能就要數袁紹了。
他選擇來廣宗戰場,本來是為了想要證明自己,可結果呢?
盧植和董卓先後打了兩場敗仗,袁紹也跟著敗了兩場。
因此,現在的袁紹別說和在長社戰場立下奇功的曹操相比了,就算是安安分分的在長社混了一些功勞的袁術,他都比不過。
這無疑是讓心高氣傲的袁紹很難接受。
而且,在袁紹回到洛陽之後,因為在廣宗戰場上的失敗,本就是家中庶子的他,在家中也是變得更加沒有話語權了。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大將軍何進和天下世家之間為了誰繼承皇位而展開各種明爭暗鬥,袁紹幹脆破罐子破摔,選擇了投入何進帳下,成為了大將軍府上的一名幕僚。
對於袁紹的這種行為,或許是根本就沒把袁紹這個剛剛吃了敗仗的庶子放在心上,亦或是為了給將來留一條後路,袁家並沒有做出任何激進的反應,就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一般。
至於何進,你敢來,他就敢用。
屠戶出身的何進,能一步步走到大將軍這個位置,他最不缺的就是用人的膽魄。
就這樣,因為漢帝劉宏的早早駕崩,曆史再度走向了一個分岔路——如今的袁術作為袁家的嫡子,曹操作為宦官一係的後代,在宦官世家集團與何進對立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如袁紹一般投入何進帳下。
隻是,如今大將軍何進雖然大權在握,但是麵對昔日如日中天的宦官集團和世家的聯手,此外還有個驃騎將軍董重,想要將皇子辯推上皇位,也是困難重重。
於是,現在的洛陽雖然暗地裏爭鬥不斷,但是局麵上卻是陷入了僵持。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劉宏已經駕崩,但是為了避免造成動蕩,所以雙方都是心照不宣的選擇了秘不發喪。
此時已是十月。
中平元年已經過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