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段(1 / 3)

“我的孩子不比東家孩子健壯,吃的也少。平時分點鄰居大嫂的奶水,也就夠了。在家若是餓了,婆婆會給她熬些米湯。都說早吃五穀雜糧的孩子會瓷實,我看也是。”

淩雲當過窮人,也有過因為家中有病人而求救無門的時候,所以麵對奶娘的境況,他自然是感同身受。

他不是什麼富人,自己也沒有賺到什麼錢,自然也沒辦法說出慷慨解囊之類的豪俠之語,能做的,也無非是憑著自己的本事,能幫到一點,便是一點。

也隻有此時,他才發覺,比起安邦定國,治病救人似乎更讓他感到心安和踏實。

“董大哥患的什麼病?若是信得過我的話,我能否去看看?”淩雲主動道。

奶娘眼睛先是一亮,緊接著又黯淡了下來,歎息道:“病倒是知道什麼病。我丈夫原本也懂些藥草,隻是他病了,無力采藥又無錢買藥罷了。”

“無妨。藥材事小,人命事大。如今春寒料峭,平常人都很難經受,何況重病之人?大嫂也看到了,我也是學醫之人,平常藥材也是備著的。若需要些什麼,我直接送給大嫂便是!”

奶娘一聽,更是淚水漣漣,雙膝一軟,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東家大恩大德,神仙心腸,我們一家來世做牛做馬定當回報!”

淩雲強笑道:“大嫂言重了。你拋下自己孩兒來照顧我的孩子,我更不知道該怎麼回報你呢。我本是行醫者,治病救人,本就是分內之事。大嫂快快請起。”

奶娘夫家姓董,名方。先前是在一家藥鋪當夥計,怎奈自己傷風之後自顧不善,加上本就體弱,竟拖延成了如今重症,整日咳嗽不止,元氣大傷,肺氣幾欲衰竭。

這本不是什麼疑難雜症,淩雲回頭拿了幾貼藥便讓奶娘給拿了回去。

這對淩雲來講雖然是舉手之勞,而對奶娘一家卻是雪中送炭,幾乎是挽救了這個幾乎要倒下的小家。

感激涕零之餘,奶娘更是把淩子俊幾乎當做了親生的兒子般對待,把家裏的家事也當做自家的一般,一刻也不得閑。

淩雲見過董大嫂家的孩子。她比淩子俊還要大上一個月,可是看體格,竟仿佛差了一個多月還不止。加上董家婆婆年老眼花,照料孩子難免不周,當時看時他已心下戚戚然。見奶娘如今更似拚了命般的要報答自己的“救命之恩”,他便覺得更加心裏不好受。

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何況奶娘更棄了自家孩子來養育他的孩子,他就愈發的覺得心裏過不去,便不由的提議道:“董大嫂若心裏放心不下,也可以把孩子帶在身邊。每次見到她,我都覺得挺對不起那孩子的。”

奶娘敢保證她上輩子一定是修了什麼天大的善緣,才會讓她這輩子遇到這麼善良的一個東家。但人總要學會知足,眼下她已經十分滿足,也知道這孩子是東家的寶,自然不可能把自家的孩子帶過來。如此得寸進尺有失分寸的事,她是做不出來的。

“她過得很好,東家不要這麼想。天底下很多孩子不都是這樣長大的麼?再說東家為了開醫館之事忙碌,家中之事本就繁瑣,若是再多個孩子,更是沒辦法清淨了。”

“多個孩子我反倒會覺得能給俊兒多個玩伴。我們獨門獨院,又沒有兄弟姐妹,俊兒才會一直哭鬧不休。若來了個小姐姐,指不定會開心些。”

“東家,這實在使不得……”

淩雲隻好笑道:“董大哥以前也是藥鋪夥計,日後我開了醫館也正好請他幫忙,咱們兩家也算是頗有緣分了。如今我也是父親,自然知道母子分隔兩地的苦處,你隻管把她帶來,家裏丫頭多,不怕帶不起來。”